Re: ◆致 袁成立

看板bridge (橋牌)作者時間22年前 (2003/07/14 20:1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37 (看更多)
※ 引述《lalilata.bbs@bbs.badcow.com.tw (職業棋士)》之銘言: : 有地方很奇怪,你好像覺得配到就有滿貫了說, : 看來你的滿貫要求蠻低的,不過積極也算是好事, : 但你為什麼一定認為高低都沒配到就是無王一局呢? : 又怎樣才算配到? 我說的很簡單沒錯,細節部分(比如巧叫,示叫,接力叫等等) 應該由同伴坐下來談。有滿貫應該說是「有滿貫希望」, 有些用語較簡略,畢竟這只是隨便談談,交換心得而已, 不是要Check制度。 如果我有幸與您搭檔的話,很多東西當然要約定好。 至少,我心目中的「配合」跟您心目中的一定不一樣的。 不過,因為您原題說到,答叫人是成局點力, 因此,既然一局有了,當然得嘗試滿貫,積極叫牌是獲勝不二法門。 啥王牌都不配合,當然只好打無王。 我沒別的意思,就是這樣而已。 : 這是最關鍵的問題,我想聽聽你怎麼詮釋這個叫牌系統。 : 至於這個系統我也有所研究,只是與我所知的那一套相較之下, : 不是那麼容易使用。 我打最基本的自然制,很多東西沒有規定的很死。 所以,需要「動腦筋」,有很多想像空間。 好處是簡單易學,坐下來跟誰都可以打; 壞處是不精確,會有三點牌力的模糊地帶。 打大比賽我不會這麼幹,勝算太小。 但是到橋社去掛單的話,這套制度加上尚可的觀念,應該就很夠了。 : 答叫人要成為主導者也是可以,但必須要有對開叫 1NT 的人 : 無論回答什麼叫品,你都能有較佳的後續處理手段, : 而不是配到了就知道王牌是什麼,而配不到再說, : 並且依牌力或牌型的不同,區分清楚,而不是每把牌都用魯的, : 減少猜測的成分才是叫牌最需要避免的結果。 : 而不是像當時我的對家,問完後開始猜合約。 : 這個系統的確是可以的,但我想知道你怎麼主導? : 願聞指教,謝謝。 我觀察一個制度,首見其無王結構。 大部分的制度裡,無王就都是「極限叫品」, 也就是說,我會先去認識它的極限叫品。 我所謂極限叫品,就只是橋書上說的,(不是我自己發明的) 牌型、點力都一次報上,有一定的規範限制,有一定的上下限, 以點力來說,不超過三點的上下空間。 當某方叫出極限叫品之後,亦即他將牌型點力都叫完了。 這時候,他的同伴可以依手上牌情,決定是否需要對方的進一步細節訊息, 包括控制,花色支持等等。這時,他可以使用詢問叫,迫叫,等等戰術工具。 因此,如果對方開叫強無王,而自己持成局點力,我會有以下方式可以使用: 如史蒂曼高花詢問叫,如轉換叫,如傑可貝二無王特約,甚至直接問A等等。 橋牌是機率的遊戲,如果獲勝機率高,成約機會大,當然可以直奔滿貫, 長期下來,這樣叫是獲利多於弊端的。 如果機會太小,當然就必須慢慢問,確定什麼東西都有了,然後才叫上滿貫。 直奔滿貫的好處是不會暴露出弱點,(如果有的話。) 慢慢問的好處當然是不會叫上必倒的合約。 但是,世事無絕對,這時候,當然還是機率掛帥。 這是我的叫牌理念,你可以說我用魯的,但我可是有機率的檢驗當作後盾。 您說您同伴問完開始猜合約,那我不知道他當初為何詢問? 這是他的錯,不是制度的錯。 「而不是配到了就知道王牌是什麼,而配不到再說」 從開叫始,每一次叫牌幾乎都是這種情況,雙方原本就是一連串的試探。 配到就知道有什麼,找不到當然得再試試,這時當然有其他方針啊。 我實在不知道這種叫牌方法有什麼不對? 誰說配不到就開始猜了?? -- ※ Origin: 臺大電機 Maxwell 站 ◆ From: pc92.phy.ccu.edu.tw
文章代碼(AID): #_4fy_00 (brid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37 篇):
文章代碼(AID): #_4fy_00 (bri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