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鋼鐵雄心東亞食物鏈
※ 引述《Scor (nobody)》之銘言:
: ※ 引述《ThomasJP (筆劍春秋梁父吟)》之銘言:
: 在這裡講一下西伯利亞的無謀出兵,是在於日俄戰爭的勝利沖昏了小日本猴子的頭
: 再加上陸軍多是農家子弟,自然認為土地是最重要的東西,想去西伯利亞種高粱,XD。
: 所以甚至在簽訂不侵犯條約後還衝去給朱可夫殺
這兩三件事情不能混在一起講
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又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且是戰勝國
但是卻沒有撈到理想中那麼多的好處(只有太平洋上的一些小島...而且被英國拿走一大塊)
加上日本的國策中本來有由滿入蒙向中亞發展的構想
碰巧又遇到俄國內戰,才造成日本軍方想要趁機撈一票
問題是這次出兵完全是投機行為,既沒辦法讓國際承認其對西伯利亞的佔領
(連英美都不同意,更不用說蘇/俄了)
也沒有扶植一個穩定偽政權藉機長期占有的打算
而且投入的兵力太少,耗費卻遠多於過去的甲午和日俄戰爭
最後被紅軍先頭部隊和當地人的反抗所挫敗,也無財政基礎可繼續用兵
只好樧羽而回...
至於張鼓峰事件跟諾門罕事件,那是因為中日開戰之後日本國策開始朝向
「自給自足的總體戰」方向走,偏偏日本國內的資源極缺,而貿易也開始出現逆差
因此才會有冒進的北進派想要吃下西伯利亞來增強國力
不過我記得互不侵犯條約是諾門罕之後才簽的
: 如果沒有華盛頓條約和倫敦海軍條約,日本的財政早就出問題;
: 關島和新加坡菲律賓等太平洋重要據點嚴加設防,戰也不用打了;
: 真要搞八八艦隊 美國有實力搞出雙倍的-->所以夢想靠單艦實力稱雄
: 搞了A-140計畫 企圖以超重型戰艦以一敵二
事實上華盛頓條約之前就出問題了,因此該條約可說救了日本半條命
: 但是有主力艦改裝計畫,花費超過一億日圓,幾乎等於新建艦隊的花費。
一億日圓?六六艦隊時代的海軍造艦計畫預算都比這多。
更不用說光大和級計畫就是好幾億日圓的東西了
: 早在日俄戰爭的時候,陸海軍之間爭預算就吵的很嚴重了。
: 陸軍的師團數目是逐年裁撤,雖然以裁軍換取換裝確實是正確的手法;
: 但是以陸海軍預算分配來說的確是海優於陸。
但是也不會得到"海軍少造點船陸軍就不會出問題了"的邏輯合理性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140.157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aradox 近期熱門文章
PTT遊戲區 即時熱門文章
23
42
18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