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3 ] 開發日誌#185(普天之下) 中日與吳哥的遊

看板Paradox (P社)作者 (跟風向對幹克什米爾居民s)時間4天前 (2025/10/05 00:14), 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3人參與, 3天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日本,1066 年 我們新的 1066 年書籤 「永圓之月(A Never-Waning Moon)」,聚焦於藤原氏家族對日本的支配。 自西元 858 年以來,藤原氏便以攝政之身,代替天皇統治日本。 自第一位藤原氏掌權至今已逾兩百年,他們的家族仍牢牢維繫著一張精巧複雜的官僚網絡,掌控著日本的命運。 http://i.imgur.com/cugG25u.jpg
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期,日本仍由中央集權的律令制政府(Ritsuryō Government)主導, 但隨著時代推移,逐漸過渡到更具封建性質的惣領制政府(Soryō Government)。 為了加速這個轉變的進程,我們這次將扮演清原武則(Kiyohara Takenori) 在此開局日期中最強大的惣領領主之一。 http://i.imgur.com/ibaCPRI.jpg
在《普天之下(All Under Heaven)》中,日本的政治結構是以家族集團(House Blocs)的概念為基礎運作的。 這些集團是一種層層嵌套的同盟關係,構成了日本境內彼此獨立、又相互牽制的政治準體系。 作為一名惣領統治者,我們雖然較少直接介入律令制集團之間的政治鬥爭,但也絕不能完全忽視他們 那些集團勢力龐大,若對其掉以輕心,可能付出慘重代價。 同時,我們也必須致力於建立並維繫屬於自己的家族集團,以防被律令勢力逐一擊破。 開局時,系統會要求我們決定方向: 是要專注於內部,鞏固自身領地的穩定,還是提前為與律令勢力的衝突做準備。 考慮到中央政府無時不在尋求削弱、乃至推翻惣領領主的統治,我們最終選擇了——備戰。 http://i.imgur.com/KXiEfis.jpg
整體政治局勢一目了然,因為律令統治者的直轄領地上限極為有限。 在 1066 年 時,日本南方的大部分地區仍掌握在律令勢力手中, 而包括我們在內的少數惣領統治者,則分據在國家的北方。 http://i.imgur.com/6w2qhCJ.jpg
http://i.imgur.com/lwRVvRB.jpg
在文化分布方面,這個時期的日本幾乎是一個文化單一體——全國大多數伯爵領都由大和文化(Yamato culture)所主導。 不過,在北方仍有一些蝦夷(Emishi)為主的伯爵領, 而在更北方的北海道(Hokkaidō),則是由阿伊努(Ainu)文化佔據主導地位。 http://i.imgur.com/8KDCgRS.jpg
然而在宗教方面,日本則呈現出一幅多彩繽紛的信仰萬花筒。 宗教在當時的日本所扮演的角色,與歐洲截然不同——各宗各派之間並不急於鞏固或統一地位。 因此,日本宗教版圖最終呈現出一種兼容並蓄、交織繁複的信仰圖景。 我們自身信奉的是白蓮宗佛教(Pundarika Buddhism), 但在周邊地區,還共存著其他佛教宗派與神道(Shinto)信仰。 http://i.imgur.com/Vn2lL0h.jpg
開局時,我們的家族已累積了足夠的宗族威望,可以解鎖一條傳承。 日本角色能使用全新的「風雅傳承(Elegance Dynasty Legacy)」,這項傳承頗具特色, 但這一局我們的目標,是在清原武則去世前,盡可能瓦解中央律令體系。 由於他已經 62 歲,若要達成這場遊戲的目標,專注於既有的軍事傳承會更實際一些。 http://i.imgur.com/oiwZ3ns.jpg
我們把兵士部署好,並動用部分現有資金來擴充騎侍團(Mounted Samurai)的編制。 這會耗盡我們大部分的起始資金,但我們打算透過「不法手段」很快把錢賺回來。 (譯註:之前開發日誌講的武士弓騎兵Mounted Samurai horse archer不知道還在不在) http://i.imgur.com/AOKw66C.jpg
檢視我們眼前的作戰選項,發現可攻擊的目標相當多。 集團擴張(Bloc Expansion)宣戰理由允許我們為所屬的清原氏集團(Kiyohara Bloc)奪取頭銜,並把奪取的領地封給家族集團的新成員。 由於律令領主的直轄領地上限極小,這為我們留下了大量可供出擊的潛在目標。 http://i.imgur.com/G0I2BV8.jpg
(圖注:現行版本中,「當前狀況」會顯示可攻擊目標自身的兵力,當普天之下正式上線,將想侍可攻擊目標所屬集團的全部兵力) 家族集團 然而,他們中的多數統治者都已加盟於既存的家族集團,對這些人發動進攻等同於對整個集團宣戰。 對某些統治者而言,襲擊他們幾乎等同自取滅亡。 此外,關白視惣領勢力奪取律令勢力所持有的土地為犯罪行為,這代表我們有被中央政權直接追究甚至鎮壓的風險。 http://i.imgur.com/WxOycfM.jpg
一個更保險的做法,是先把其他現存的惣領統治者整合到我們旗下,然後再分割律令勢力的領地。 西邊的出羽(Dewa)由我們的兒子掌控,所以他實際上已經算在我們的勢力範圍內(屬於我們的家族集團)。 至於北方的津輕(Tsugaru)並非日本版圖的一部分,因此也不是我們的有效攻擊目標; 除非帝國政策(Imperial Policy)被設為帝國平定(Imperial Pacification),否則我們不得對外域宣戰。 目前帝國政策為莊園改革(Manor Reform),因此暫時無法向北擴張。 http://i.imgur.com/5NYJJbV.jpg
http://i.imgur.com/WfZngfF.jpg
http://i.imgur.com/JMqPRBB.jpg
向南有數個惣領領國,但如同先前所言,我們必須謹慎留意它們各自所屬的家族集團。 其中,屬於平氏分支的城氏(Jō)已經是清原氏集團的成員 而位於磐瀨(Iwase)的源氏分支—大和氏(Yamato)則完全孤立。 由於他們並不屬於任何集團,我們可以對其動用各種宣戰理由(casus belli),幾乎不用擔心會遭到盟友的報復。 http://i.imgur.com/Amw869M.jpg
或者,我們也可以直接邀請他們加入清原氏集團。 他們對此略有抵觸,但出一點威望便足以扭轉局勢,讓他們同意加入。 鑑於我們仍在持續強化新擴編的騎侍團,相比開戰,這對我們來說是更可取的選擇。 http://i.imgur.com/DBqP1kA.jpg
他們欣然接受了提議,清原氏集團也正式將他們納入旗下。 切換至新的家族集團地圖模式後,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仍有幾個尚未歸附的勢力 或許能設法說服他們加入我們的陣營。 http://i.imgur.com/ikUCQvo.jpg
在招攬了幾個遊離勢力之後,日本的局面由四大家族集團主導: 清原氏集團(Kiyohara Bloc)、河內氏集團(Kawachi Bloc)、北家集團(Hok-ke Bloc)與村上氏集團(Murakami Bloc)。 最南端還有菊池氏集團(Kikuchi Bloc),但對於我們當前的處境而言,他們的影響較小,暫不在眼下考量之列。 既然尚未結盟的惣領領主們已經宣誓歸附於我們的家族集團,擴大勢力範圍的唯一可行路徑便剩下發動戰爭。 雖然還有幾位未歸附的律令領主存在,但基於政體差異,他們拒絕任何加入我們集團的邀請。 好吧——既然不願和平加入……我們也只能以戰取之。 http://i.imgur.com/x5d7rUj.jpg
於是,我們率軍進攻遠江(Totomi)。 此一侵略行為在關白眼中屬於犯罪,不過船到橋頭自然直,且戰且走吧。 我們在白川(Shirakawa)城集結兵力,然後自城向南行軍,直指遠江。 雖然在兵力上我們佔有優勢,但地形因素將成為決定每場戰鬥勝負的關鍵;在推進敵方地產時,必須謹慎行事。 敵方設法另結同盟,並召集盟友參戰。希望在新援抵達戰場前,我們已經痛擊遠江軍,並開始對其城堡發動圍城。 (譯註:從東北跳過關東直接打到遠江....這也玩太浪了吧) http://i.imgur.com/vbwM0WI.jpg
遠江的軍隊在我們抵達之前便逃離了該地 雖然這讓我們免於面對守軍加成的正面交鋒,但同時也意味著他們可能會與盟軍會合,形成更大的威脅。 我們開始圍攻豐田城(Toyoda),此刻能做的,只有靜觀戰局如何發展。 http://i.imgur.com/QMbarW3.jpg
敵軍雖然合流,但仍無足以撼動我們圍城營地的信心,因此我們順利攻下豐田城,毫無波折地取得了 100% 的戰爭分數。 我們提出要求,並為清原氏集團奪取了遠江伯爵領。 接著,系統讓我們選擇這片新領地的去向:是要交給弟弟、兒子,還是自己保留? 將頭銜授予他人可以提升集團凝聚力(Bloc Cohesion),並大幅增加受封者對我們的好感; 反之,若選擇自行保留,則會損害集團凝聚力,並使所有被排除在外的潛在受封者對我們產生負面觀感。 雖然我們的直轄領尚有空間,但考慮到遠江距離本土較遠,最終決定將其賜予弟弟清原光賴(Mitsuyori)。 http://i.imgur.com/TIbTLP5.jpg
將這塊土地奪給一名惣領統治者,在關白眼中可絕非善舉。 我們顯然還沒準備好對帝國攝政發動更大的圖謀,因此必須為自己的罪行求赦。 可惜眼下關白對我們並不友善;如果他打算將我們逮捕,我們需要更多盟友作為後盾。 於是我們迅速讓長子 武平(Takehira) 娶了攝津氏(House Settsu)的女兒,與其結成同盟,若有需要,攝津氏可提供額外 847 名士兵。 這算是一個開始,但還遠遠不夠。 接著我們又讓次子 武道(Takemichi)與奥州石川氏(House Oshu Ishikawa)結親,為我們的盟友兵力再增加 700 人。 儘管如此,關白的軍隊仍以四比一的人數遠超我們,而我們也已用盡目前能動用的結盟資源。 好吧──既然我們已經犯下叛逆之罪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 http://i.imgur.com/IxFo7og.jpg
我們決定出手攻取尾張(Owari),打算把它納入清原氏集團的勢力範圍。 事已至此,我們已犯下可處以極刑的罪行,根本無從取得赦免; 因此此刻最保險的做法,就是在關白來執法之前,先盡可能奪取更多土地以鞏固實力。 我們迅速將尾張的軍隊橫掃一空,並把該頭銜封予我們的同父異母弟,隨即把目標轉向安藝(Aki)。 (譯註:P社示範的這種玩法就是太急了,新打下的領土控制力還沒拉上來,根本不能形成戰力) http://i.imgur.com/xkcGB0b.jpg
安藝(Aki) 很快就被攻陷,我們的兒子武道(Takemichi)接掌了那裡的統治。 隨後我們繼續南下,下一個目標是日向(Hyūga)。 就在這時,關白察覺了我們的行動,並將帝國政策(Imperial Policy)改為解除武裝(Disarmament)。 這項政策對我們在日本全境發動戰爭的能力產生了顯著影響 解除武裝政策不僅會提高在日本境內宣戰的花費,也會增加兵士的徵募成本。 更嚴重的是,從長遠來看,這項政策還允許律令領主興建與升級城堡型地產,這將使我們未來的戰爭變得更加漫長。 http://i.imgur.com/7W3nkvB.jpg
日向(Hyūga)在我們的猛攻下陷落,我們決定自行佔有,省去每次都要率軍南下的麻煩。 現在我們可以從北方與南方同樣高效率地發動攻勢。 (譯註:從東北到九州打下一堆飛地...) 短短三年內,我們已躋身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幾個家族集團之一,然而集團內的凝聚力(Cohesion)正在迅速流失。 凡是與我們抱負(Aspiration)不同的家族,會隨時間侵蝕集團凝聚力;若不及時處置,集團恐將土崩瓦解。 在這種情況下,解決之道並不意外: 就是以戰爭收回主導權。 我們先將那些惹事的家族驅逐出集團,然後立刻出手「重新分配」他們的產業。 http://i.imgur.com/UmYx69T.jpg
我們先前賜予遠江的那位同父異母弟所成立的家族被逐出集團,並被禁止在五年內向任何集團成員宣戰; 與此相反——我們仍可對其宣戰。 於是我們立刻以集團擴張(Bloc Expansion)宣戰理由向其開戰。 再次奪回遠江後,我們先自行留置該地,隨後再將其分封給一名封臣。 集團曾經協助我們擴張,但現在我們需要把日本納入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完成勢力整合。 http://i.imgur.com/RnYlZ9G.jpg
我們會在機會出現時,繼續逐步吞併自家集團內的附庸勢力,但同時也必須將目光投向削弱其他家族集團。 這項行動要困難得多——因為對一個成員的攻擊,就等於向整個集團宣戰——不過仍存在可乘之機。 由於律令領主通常只擁有極少數地產,如果我們能鎖定邊境上的領地發動閃電戰,便有可能在他們的盟友趕來支援之前,迅速奪取其所有領地。 這固然風險極高,但我們如今行事,本就遊走在鋒刃之上。 http://i.imgur.com/vP0bOPS.jpg
常陸(Hitachi)就緊鄰我們的邊界,自身實力相當薄弱。若能夠夠快攻下其伯爵領,我們就能直接從河內氏集團手中搶下一塊地。 集團相爭(Bloc Party) 不幸的是,情勢幾乎立刻便出現變故。 河內氏集團在我們目標地附近集結了數千名兵力 而且這些兵的素質還優於我方!我們開始對該地發動圍攻,但周邊大量敵軍使我們陷入極度危險的局面。 雖然我們確實有盟友可供求援,但因為這是侵略戰,召喚他們參戰將會付出威望作為代價。 眼下我們只能暫時觀望,寄望於局勢朝有利方向發展。 (譯註:老玩家一點建議,對手比你強,盟友有得叫就叫,千萬別心存僥倖) http://i.imgur.com/jyJxaWa.jpg
我們擊退了第一波攻勢,過程中戰爭分數上升到 82%。 不過局勢仍然相當危急。接下來最穩妥的做法就是攻下該城,強迫取得 100% 的戰爭分數。 http://i.imgur.com/ISV5bcI.jpg
緊接著,第二波較弱的敵軍撲面而來,卻被我們迅速粉碎。 隨之而來,我們的戰爭分數達到 100%。 不知怎的,我們竟在敗局將定之際,從失敗的巨口中奪回了勝利。 圖30 戰事結束後,我們取得了常陸(Hitachi)的控制權, 並將其授予一名歸於我方直接管轄的封臣。 河內氏集團在此遭受沉重打擊,但我們自己的集團仍然岌岌可危。 不過這或許正合我們意—— 分散的惣領家族會成為我們的肥肉,容易被我方勢力逐一吞併。 盟友固然可貴,然而對於我們想要建立的日本來說,封臣遠比盟友更有用。 正當此時,我們在出羽的兒子武定(Takesada)因肺炎去世。 這件事莫名讓我們深受打擊,立即出現了壓力崩潰,並獲得了憂鬱特質。 以我們已達 67 歲之齡,這項特質帶來的健康損耗可能會讓我們的戰役提早畫下句點。 接下來我們要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瓦解河內氏集團上,並瞄準由河內氏自領的下野(Shimotsuke)發起攻勢。 (譯註:P社這試玩人員是賭國運賭上癮了) http://i.imgur.com/DT3hH0w.jpg
如同先前,河內氏集團在日本各地集結了數千兵力, 但因為我們只集中攻打一處目標,理論上有相當機會在他們來得及集結並反擊前,以閃電戰斬首目標結束戰爭…哎呀,糟糕! http://i.imgur.com/9DpuqDc.jpg
河內氏的軍隊正面衝擊我們的陣線,將我軍撕成碎片,並立即取得 50% 的戰爭分數優勢。 我軍潰不成軍,只能全面撤退,別無他法,只能嘗試召喚盟友參戰。 (譯註:與其如此,還不如一開始就召喚盟友,用優勢兵力打贏戰爭) 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至——盟友們痛恨我們,拒絕響應征召。 圖http://i.imgur.com/SJ25p00.jpg
我們勉強以家主的身份,召集了出羽(Dewa)的兵力參戰,另有一個盟友接受了征召。 兩軍合併後,我方的有效兵力幾乎翻倍。 不幸的是,河內氏的軍隊在我們潰敗前的人數就已是我方的三倍,如今這場戰爭的前景可說相當黯淡。 我們整合兵力,向那須(Nasu)進軍,卻立刻被河內軍攔截。 http://i.imgur.com/BXLfXYS.jpg
此外,我們的兒子武平在戰鬥中陣亡。 和先前一樣,這對我們的角色增加了巨大的壓力。 http://i.imgur.com/MidRfZp.jpg
隨著那須之戰的敗北,敵軍取得了 100% 的戰爭分數,清原氏的攻勢就此被徹底瓦解。 此刻,我們的軍隊支離破碎、子嗣折半身亡,而所有封臣皆因連年侵略戰爭與戰敗導致的正統性暴跌而對我們心生怨恨。 更糟的是,我們如今已與河內氏正式陷入世仇。 除此之外——我們還得了癌症。 http://i.imgur.com/4JL3fOI.jpg
更正:我們生前得過癌症 http://i.imgur.com/XOXmD1p.jpg
1073 年 6 月 16 日,清原武則去世。 我們僅以他之身遊玩了短短七年——那麼,在這段時間裡究竟完成了什麼呢? 毫不意外,答案是:幾乎一無所獲。 我們確實讓更多的日本地區落入惣領勢力的掌控之下, 但同時也使整個國家陷入動盪,摧毀了家族與日本半數勢力之間的關係, 而且還讓自家大半的親人喪命。 http://i.imgur.com/1tTO8gC.jpg
雖然清原氏集團仍是日本境內的一股主要勢力,但其凝聚力已瀕臨全面崩潰。 那些我們曾親手對抗的集團,不知怎地反而比以往更為強盛, 而村上氏集團則正迅速填補我們在日本南方所留下的權力真空。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造成這般驚人的破壞——真可謂「傑出」的成就! http://i.imgur.com/Kcrk9BC.jpg
雖然藤原家的明月仍將在未來幾十年間閃耀天際, 但清原之月,如今已確定正逐漸西沉。 這場戰役的結局或許談不上光彩, 但考量到我們角色的高齡,這種短暫卻炙烈的燃燒其實也在意料之中。 我們希望這次的遊玩過程,能讓各位更清楚地理解家族集團的運作方式, 以及惣領政府與律令政府之間的權力互動!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N950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7.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aradox/M.1759594487.A.EDA.html

10/05 10:44, 3天前 , 1F
允許東北直接打遠江,早在EU4就有這問題
10/05 10:44, 1F

10/05 10:48, 3天前 , 2F
話說這清原氏領土也算大,從岩手宮城到福島
10/05 10:48, 2F

10/05 10:48, 3天前 , 3F
然後不知能不能扮演與清原氏敵對的安倍氏
10/05 10:48, 3F

10/05 11:19, 3天前 , 4F
以時間點來說前九年之役已經打完了,而且清原氏正是在戰
10/05 11:19, 4F

10/05 11:20, 3天前 , 5F
爭中出力才會在戰後把安倍的原領地封給清原
10/05 11:20, 5F

10/05 18:04, 3天前 , 6F
CB限制寫太死不好模擬保元之亂這種陣營對抗,不寫又會出現
10/05 18:04, 6F

10/05 18:04, 3天前 , 7F
這種傳送門虛空後勤大戰。只希望P社能好好磨刀。
10/05 18:04, 7F
文章代碼(AID): #1euKVtxQ (Paradox)
文章代碼(AID): #1euKVtxQ (Parad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