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HOI2] 關於一些基本的問題

看板Paradox (P社)作者 (克里西熊)時間17年前 (2009/01/16 00:33), 編輯推噓2(2012)
留言1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全文恕刪 XD ----- Q:因為怕搶過來的地被截斷,一個一個的佔 結果分兵太多,吃到最後幾塊的時候一個省都二十幾個師,害我還要到處把兵集合起來 A:注意唷,任何作戰目標都應該先設定包圍對方首都為第一優先,任何戰術都應該以 輔助這個最終方針為目的. 畢竟只要包圍首都,就算敵人有200個師也是照樣斷補餓死. 所以千萬不要把行省一個一個佔,適當的繞過也是很重要的. Q:指揮超過軍階的師會有懲罰,那每個少將指揮一個師,一次二十幾個師 從同一個省同時攻擊會有影響嗎? A:會! 一個省裡面官階最大的那個將軍會指揮整個行省. 所以你這個狀況等於是叫一個少將 指揮整個行省喔. 所以如果該行省當中配屬一個元帥,那個元帥就會用他12的指揮上限 來指揮那個行省...還是不夠阿XD 可以搭配指揮部增加指揮上限,引用kenco版友的說法: "如果是閃擊戰的話,指揮部所在的鄰近省(包含本省)的將軍,指揮上限會*2 即使是進攻的方向完全不同。 人海戰術的話,只有和指揮部所在的將軍,共同進攻的同一個省,指揮上限*2" 然而要注意的是,防禦的時候沒有指揮上限的問題,20個少將可以各自為政. Q:另外指揮車可以增加戰術觸發機率,戰術觸發的話我從畫面上看的出來嗎? A:打開螢幕左上角"正在進行的的戰鬥"分頁,可以看到戰鬥的優勢亮棒. 觸發戰術 會有驚嘆號跑出來. 戰術觸發機率可以到 tech欄右上角overview分頁檢視. Q:最後德國有特別重要的科技應該要先研發嗎?感覺要研發的東西好多,不知道從哪裡下手 A:想象一下你兩年之後會需要什麼,你現在就研發什麼. Q:玩了一陣子,感覺閃擊戰比較適合狹窄的戰場,所以德國在歐陸所向匹靡 A:任何平坦地形都很適合裝甲師展開. 所以你想要去南美洲彭巴草原賽車也行阿. Q:每個將軍都有年齡限制嗎? 時間到了就會死? A:遊戲內建是到1960年就全部死光 XD 某些將軍會因為歷史事件提早升天,比方說墜機. Q:如果在戰事初期英國就登陸作戰的話一切就會不一樣了~ A:其實從這邊可以得出一個很重要的結論-- 民主國家一定要猛拉干涉值. 一旦干涉值 高到可以開戰,就可以利用驚人的動員力量改寫歷史. 像這樣: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D2LiBiDo&b=1&f=1200975349&p=2 成功阻止德國兼併捷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1.116.12 ※ 編輯: creesybear 來自: 218.171.116.12 (01/16 00:37)

01/16 00:38, , 1F
原來如此 所以二十幾個師一起攻擊並沒有意義
01/16 00:38, 1F

01/16 00:38, , 2F
兩年後 核彈嗎XDD
01/16 00:38, 2F

01/16 00:40, , 3F
80個師照樣可以一起攻擊阿,只要你元帥跟指揮部夠多
01/16 00:40, 3F

01/16 00:42, , 4F
我德國圍攻莫斯科的時候就用85個師圍55師,也沒有懲罰~
01/16 00:42, 4F

01/16 00:45, , 5F
所以是一個指揮車*2?@@ 一個元帥帶兩個就可以指揮36師?
01/16 00:45, 5F

01/16 00:47, , 6F
太猛了@@竟然用85師攻下55師的莫斯科...
01/16 00:47, 6F

01/16 00:48, , 7F
我是說在同一個省裡面
01/16 00:48, 7F

01/16 00:48, , 8F
當時我全部陸軍加起來也不過100個師左右...哪來85師圍XD
01/16 00:48, 8F

01/16 00:49, , 9F
可能我推比較快又一直包圍殲滅...莫斯科剩下8個師XD
01/16 00:49, 9F

01/16 01:23, , 10F
一個指揮車*2,兩個還是*2啦... 別搞錯了 XD
01/16 01:23, 10F

01/16 01:24, , 11F
我把莫斯科圍住大概3個月,期間蘇聯就一直把造好的師往
01/16 01:24, 11F

01/16 01:25, , 12F
莫斯科丟過去...不知不覺就55個師了,我不是故意的 = =
01/16 01:25, 12F

01/16 01:27, , 13F
其實那時候我的裝甲師已經到西伯利亞了,蘇聯除了首都
01/16 01:27, 13F

01/16 01:28, , 14F
55個師之外幾近全滅,人力也只剩下...2 (爽)
01/16 01:28, 14F
文章代碼(AID): #19RsLBRZ (Paradox)
文章代碼(AID): #19RsLBRZ (Parad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