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Shining Force III Original Soundtrack
Liner Notes
從小就熱愛幻想和交響樂的我,終於走上了《勇者鬥惡龍》的道路!
其實,我本來是個不為大眾所知的搖滾愛好者。音樂和立體聲系統曾經是我的春天,那段
時間的我幾乎無法分開搖滾和音樂。後來,十多年後,當某一個歐洲搖滾合集系列再度發
行時,我搖滾愛好者的自我再次覺醒。
“歐洲搖滾”這個詞對遊戲迷來說可能並不常見,所謂的“前衛搖滾”是將搖滾與古典、
爵士、民謠、世界音樂等元素融合重構的音樂風格。在當時我們稱之為前衛搖滾,你可以
把它理解為包含這些範疇的搖滾。特別是那些將古典音樂融合進來的,並以幻想為主題的
概念專輯,讓我非常喜愛。最近這類音樂被稱為交響搖滾。
正因為喜愛交響樂與幻想這兩個元素,作為一個新事物愛好者,我最終開始接觸遊戲,從
《瑪利歐》、《薩爾達傳說》到《勇者鬥惡龍》。我真的沉迷於《勇者鬥惡龍》。作為一
名社會人士,我甚至願意犧牲睡眠時間來玩。它的音樂也非常棒,非常具有交響性。我感
謝能遇到這樣一款出色的遊戲。沒想到,我竟然能參與到《勇者鬥惡龍》的製作中…
《勇者鬥惡龍》的音樂,正是椙山流的前衛搖滾音樂!
參與《勇者鬥惡龍》的製作過程雖然艱辛,但卻非常有趣。與愉快的堀井先生、嚴肅的中
村先生、以及出色的椙山老師等一群出色的遊戲業界明星一起工作,我感覺自己能夠肩並
肩地並肩合作,真是讓我感到不可思議。這段經歷對我後來的作品有多大幫助,是無法簡
單用一兩句話形容的。
同時,通過《勇者鬥惡龍》的音樂製作過程,我也發現椙山老師的交響樂並不僅僅是根植
於古典音樂的。記得當我聽到《勇者鬥惡龍V》塔的主題曲的樣本時,老師解釋說:“我
把低音做了類似Chopper風格的編排。”這句話至今讓我記憶猶新。我當時震驚不已,“
古典音樂裡怎麼會有Chopper低音呢?”這不正是前衛搖滾的風格嗎!
《光明與黑暗III》的音樂世界是交響性的!
正是有了這樣的基礎,我才重新意識到如今《光明與黑暗》的音樂是如此的成形。我認為
,遊戲音樂必須為遊戲創造豐富的環境,因此我有一個壞習慣,就是對音樂要求過多。例
如,當遇到恐怖的場景時,我會希望它能像世紀名作《禿山之夜》那樣震撼。但正因為這
樣的我,最終遇到了能夠滿足我這些要求的作曲家——那就是本作的作曲者櫻庭君。他是
日本前衛搖滾界的花形人物,甚至曾和法國著名的樂隊同台演出,是一位為內行人所熟知
的大人物。
如果您聽過他的音樂,就會明白他的音樂表現是多麼的豐富,具有強烈的對比和抒情的起
伏。他的音樂情感深邃,即便是交響性的音樂,也絕不枯燥乏味,快速的旋律和樂曲的展
開巧妙地描繪出明確的故事性。我敢斷言,這正是我所追求的,在音樂中完整表現出來的
交響幻想世界。
《光明與黑暗》的世界
隨著《光明與黑暗III》劇情的發布,這個系列終於完成了。關於這個故事,我也想稍微
提及一下。能夠通過多個故事來表現一個宏大的敘事,是我一直以來的願望。但在寫劇情
的過程中,說實話,我看不到未來。無論寫多少,都感覺沒有結局,彷彿陷入了無盡的地
獄。回頭看看,我不得不反省,當初我有些太過樂觀了。隨著《光明與黑暗II》劇情的評
價逐漸提高,當然,寫《光明與黑暗III》時的壓力也更大。當時,我希望給那些一路支
持的玩家,呈現最精彩的故事,而與「同步性」這一系統的鬥爭也成了無法避免的一部分
。
回顧整個過程,這次劇情創作的掙扎讓我在故事創作方面稍微增添了一些信心。故事的關
鍵是塑造角色,即使是任何配角,都不應該忽視。尤其是像ドミネート和ベネトレイム這
些配角,他們極大地提升了故事的精彩程度,我深有感觸。三位主角和與他們有關的夥伴
們超乎預期地活躍,這對我在撰寫劇情時的幫助不可言喻。
此外,《光明與黑暗》對我來說,簡直像是我所有任性的集大成,開發團隊的每一位成員
都遭受了我不少麻煩,但他們的辛勞實現了我的構想,我滿懷感激。最終,隨著《光明與
黑暗III》劇情的結束,這個系列迎來了結局,但我希望《光明與黑暗》能夠永存!我願
這些遊戲中的人物能永遠留在各位玩家的心中,並在此寫下結語。
Executive Producer 高橋宏之
1. Shining Force Medley
閉上雙眼,無數場景瞬間閃過腦海——英勇出征的時刻、療傷休憩的小鎮、與夥伴相遇的
感動、面對龐然大敵的激戰、無法預知終結的生命……然而,即便如此,我仍然必須奮勇
前行,這就是我的宿命。這首組曲,正是將這些場景一一呈現出來。
2. Force: To Arms!
這首曲子宛如深入錯綜複雜的迷宮,透過頻繁變換的 5/8 拍節奏,表現出精神上的不安
與混沌感。尤其在吉他獨奏部分,雙重錄音的旋律從左右聲道交替增減音量,使恐懼感倍
增。管風琴的律動運用了 Paradiddle(雙手交替擊鼓的技巧),而主旋律則稍微融入了
和聲小調,進一步強調緊張與不安。合成器獨奏的伴奏部分,透過穩定不變的低音貫穿其
中,僅變化上層和弦,營造出厚重而壓迫的氛圍。
3. A Light To Lead The Way
曲子以閃閃發光的銅管樂序曲開場,隨後流暢的弦樂旋律轉換氣氛,並由帶有顆粒感的長
笛與中音人聲齊唱,共同營造出夢幻般的世界。中段則變換成 6/8 拍,搭配經典的模擬
合成器 Moog 獨奏,展現出強勁有力的張力。
4. Strive Against The Dark
這是專輯中唯一一首不受固定節奏限制的樂曲,鼓聲部分完全即興演奏。合成器的音色厚
實渾厚,聽起來彷彿來自類比合成器,但實際上,這一切全是由數位音源打造而成。
5. Bulzome Rising
管風琴與貝斯的齊奏營造出極大的緊張感,而遠處響起的吉他旋律,搭配背景中豎琴的琶
音點綴,使整體氛圍更添一絲悲愴感。這首曲子精準地描繪了面對未知邪惡勢力時,那種
既懼怕又不得不挺身而戰的情境。
你是否注意到,中段的吉他獨奏其實是由 5/8 + 5/8 + 5/8 + 3/8 拍組成的呢?
6. Traveler's Respite
這首曲子以雙簧管的旋律為主,採用波雷羅(Bolero)風格進行編曲,刻意遊走於音符相
互衝突與交融的邊界,帶出一種既期待又忐忑的情緒——猶如踏入異國未知領域時,內心
湧動的興奮與不安。波雷羅節奏本身容易單調,但透過這段曲子戲劇性的展開,讓整體充
滿層次感,而這一切都歸功於「劇情」的鋪陳。
7. Tides Of History
這首曲子的長笛旋律在濃厚的 Reverb(混響)效果襯托下,猶如一名傷痕累累的旅人,
拖著疲憊的身軀,在黑暗中仍不斷尋找光明。中段混聲合唱與鋼琴交錯出的動人旋律,彷
彿描繪著一個臨終之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回憶過往,淚水奪眶而出的場景。
8. Force On The Move
樂曲以輕快的軍鼓節奏揭開序幕,全篇以管弦樂進行曲(Orchestral March)風格編排,
氣勢磅礡的銅管旋律,搭配明快而有力的定音鼓(Timpani) 節奏,構築出堅定向前的步
伐。這首曲子生動地刻畫出勇敢的戰士們邁步前行,踏遍廣闊大地的英勇姿態。
9. Sanctity
輕盈如羽的古鍵琴與莊嚴的弦樂交織出的旋律,濃烈地描繪出孤獨旅途的哀愁。然而,在
那份悲傷之中,偶爾閃現出宛如夢境般的寧靜,彷彿珍惜著稍縱即逝的安詳。當管鐘響起
時,伴隨著逐漸下降的低音旋律,更加強了悲壯的氛圍。在副歌部分,運用了半音階進行
的手法,巧妙地展現出內心的不安與徬徨。
10. The Lever To Move The World
復古風格的風琴音色奏出主旋律,並與伴奏形成對比,營造出類似多重節奏的效果,使整
體氛圍更加狂野不羈。其節奏結構極為獨特——伴奏部分採用了 7/8 拍,而旋律則是
5/8 + 9/8 拍。在後半段,伴奏仍然維持 7/8 拍,而旋律則變為 6/8 + 8/8 拍,營造
出變幻莫測的律動感。吉他的音色讓人聯想到傳奇樂團 King Crimson,而流暢的旋律貫
穿整首樂曲。中段的風琴獨奏故意加入全音衝突,使音色變得緊張且充滿危機感;而後半
段的合成器獨奏則透過吉他音箱輸出,再以麥克風拾音,打造出獨特的失真音效,進一步
渲染出瀕臨崩潰的恐懼感。
11. Scenario 1 Opening
一切從這裡開始,沒有人能預料接下來會有如此艱難的困難等待著。這是《Scenario 1》
的開場曲,具有紀念意義。
12. Scenario 2 Opening
這首曲子的宏大管弦樂編排令人聯想到史詩劇情,展現了勇者在浩瀚海洋中,朝著決戰的
目的邁進的英勇身影。
13. Scenario 3 Opening
這首曲子以人聲作為開場,主節奏為5/8拍,營造出勇者與伙伴們聯手對抗前所未見的邪
惡勢力的情景。旋律充滿活力,極具動感,完美適合作為開場曲。
'98 21.Sep 桜庭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22.1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MEMUSIC/M.1740564283.A.2E5.html
GAMEMUS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遊戲區 即時熱門文章
43
66
60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