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3 ] 開發日誌#181(普天之下) 天災浩劫

看板Paradox (P社)作者 (跟風向對幹克什米爾居民s)時間3天前 (2025/08/26 22:22), 2天前編輯推噓8(806)
留言14則, 8人參與, 22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大家好!我是 @lachek, 今天要來談談一項將隨著《普天之下》資料片推廣到全世界的功能——自然災害,而它在中國的影響尤為特殊。 在評估中古時代統治者的成就時,我們往往考量的是: 他們如何精明地操弄重要派系彼此對立、如何在正確的時間與地點率領軍隊獲得勝利; 換作《十字軍之王》的術語,就是他們如何透過安排有能力的繼承人與適當的婚姻來經營家族血脈。 但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他們在災難降臨時的應對方式。 當不可想像之事發生時,你是早有準備,還是措手不及? 你能否以王冠所要求的無私關懷照顧子民,抑或會有人趁勢而起,展現自己的仁慈? 你能否屹立不搖,還是不得不耗盡所有積攢的善意,甚至出賣靈魂,才能恢復對領土的掌控? 這些,正是我們希望透過「自然災害」這項功能,來挑戰你展現的身為明君的能力。 http://i.imgur.com/TWyfIoa.jpg
眾所周知,11 至 12 世紀間黃河氾濫,奪走了數十萬人的性命, 不僅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也削弱了宋朝籌措資金抵禦女真與蒙古的能力。 而黃河並不滿足於僅僅推動宋朝的覆亡 14 世紀,中國落入蒙古人之手,由元朝統治之時,黃河再次氾濫,引發了饑荒與叛亂, 最終催生了紅巾軍起義,以及隨之而來的明朝崛起。 洪水與地震對中國造成的毀滅規模極為龐大,並且直接關聯到百姓如何看待王朝是否仍配得上「天命」。 然而,災難並不會有所偏頗——它可能發生在任何人、任何地方。 萊茵河經常氾濫,令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諸侯與城鎮疲於應付。 1138 年的阿勒頗大地震奪走了超過二十萬人的生命,削弱了黎凡特的穆斯林諸國,短暫地成為十字軍國家的一大助力 直到權力真空最終為努爾丁等領袖的崛起鋪平道路,使其後來成為抵抗歐洲侵略者的核心人物。 在設計這項功能時,我們必須謹慎拿捏,確保自然災害能夠恰如其分地撼動一地的政治格局,同時又不會讓玩家因為這種「身不由己」的事件而受到過度懲罰。 的確,自然災害本質上是隨機的,即便是最睿智的統治者——尤其在中古時代——也無法阻止地震或洪水的發生。 為了處理這一點,我們將設計重點放在自然災害的「治理」層面——當災難發生在你的領土之中時,你會如何應對? 為了說明這點,讓我們一同進入一段開發人員自己的遊戲體驗。 時值 1081 年,「詭計者」哈里發馬吉德統治著法蒂瑪蘇丹國。 在他年僅 34 歲時,其父早早死於喉嚨輕微不適,於是在倉促下加冕登基。 若不是因為我與哈希姆酋長國的「仇教者」侯賽因及其無神信徒間持續不斷的戰爭, 再加上這個開發測試版本裡除錯工具正瘋狂跳出六百多條錯誤訊息,埃及這片土地可算得上風調雨順。 http://i.imgur.com/nb1wJaF.jpg
尼羅河的氾濫向來被視為恩賜,然而今年卻異常反常。 河水不斷高漲,遲遲沒有退去。 情況顯然不對勁。 http://i.imgur.com/Jj1DO0J.jpg
河水擴張,甚至超越了泛濫平原,吞沒一切沿途之物。 我們心知肚明,但芸芸眾生大多還渾然不覺(但也差不多了)。 自然災害是一種「局勢」,就像《草原大汗》中的「大草原」,以及《普天之下》中的「朝代循環」與「絲綢之路」。 (譯註:原來絲路也是種局勢啊,偷偷放個預告是吧) 局勢包括參與角色、涉及地理及區域,並且會經歷不同階段,每個階段都會帶來各自的效果與修正。 我看到我們現在正處於災害的「警告階段」,目前尚無任何效果——但很快就會改變。 當最初的警示出現時,我們可以選擇靜觀其變,或立即投入力量應對這場浩劫。 若災害影響到宮廷,則還會多出一個「隔離」的選項 雖然這會在短期內引起巨大民怨,但比起與子民同亡,讓統治者活下來堅持到災難結束,總是更好一點……對吧?對吧? http://i.imgur.com/1qsNrlf.jpg
不久之後,災難進入了「衝擊階段」。 百姓如今終於明白自己正處於多麼可怕的險境,而他們會怪罪誰呢? 當然是你啦! 當衝擊到來時,你會失去正統性。 若你是一位根基穩固、政績良好並獲得百姓信任的統治者,通常損失的幅度還在可承受範圍內。 但像我這樣剛剛加冕,卻遲遲打不贏「仇教者」的哈里發呢?那打擊就相當沉重了。 值得注意的是,若你身為中國皇帝,這份正統性的損失將會大幅增加,因為百姓的安危與「天命」有著密切聯繫。 一場洪水或地震都可能被解讀為執政王朝腐敗的證據,若災害正巧發生在「朝代循環」的動盪時期,那麼衝擊將更加嚴重。 http://i.imgur.com/6sXGVyw.jpg
許多人會死。 我的同母異父兄弟—穆阿邁爾王子便在其中。 好吧,至少王位宣稱者少了一個。 http://i.imgur.com/4Qr2tqi.jpg
受影響的不僅是百姓,大地本身也將遭殃。 但願那個「仇教者」不會趁機落井下石…… http://i.imgur.com/kDFNoXZ.jpg
你的伯爵領可能會受到災害帶來的各種不同衝擊。 http://i.imgur.com/n1G4KaB.jpg
終於,最壞的情況過去了。 我們現在進入「復原階段」,可以嘗試重建失去的一切,並重拾百姓對你統治的信任。 但即便是這個階段,也並非毫無代價。 每過一個月仍處於破敗之中,你都會失去更多的正統性。 http://i.imgur.com/uwZZVvw.jpg
(圖解:附圖顯示的是災害局勢面板,處於「復原階段」。 所有受災的統治者在局勢解決前,每月都會額外損失 0.25 點正統性。 此外,在受災地區內的總督職位在復原階段撤銷成本會降低,讓擅長行政的統治者更容易整頓其總督班底,剔除累贅,並提拔更有潛力的人選。) 通往民心之路,自然是用黃金鋪就的,越多越好。 但事情也不全是悲觀的: 一旦這項大型工程完成,不僅能消除大部分(甚至全部)因災害而承受的負面修正,還會依照你投入的貢獻獲得獎勵。 此外,若災害是洪水,受影響的省份還會因洪水留下的淤泥與水分而獲得額外加成。 http://i.imgur.com/ZxGmk4d.jpg
(圖解:附圖顯示的是「洪水復原」大型工程,其中包含三項必須完成的投資,以及三項可選的投資。 每一項都需要消耗黃金,並會為參與工程的統治者提供若干潛在的效益或獎勵。 若你擁有帝國國庫,則可用其資金。) 每一個復原工程的花費都可能相當龐大,並且主要取決於受影響的伯爵領數量、它們的開發度,以及災害的嚴重程度。 沒有兩場災害的處理會完全相同,因此在開銷有限的情況下,你或許得仔細考慮先從哪一部分著手。 舉例來說,「排水工程」會在十年間大量佔用你的軍隊,但只要一旦投入資金,就能立即獲得永久的 +10 直屬封臣好感。 不過,像正統性與學識經驗這類的主要獎勵,則要等到整個工程完成後才能獲得。 另一方面,「救濟災民」能在立刻提供民眾好感,但同時也會在整個復原期間增加稅收負擔。 部分項目屬於「額外工程」,雖非完成工程的必要條件,但若你有能力承擔,它們能帶來更豐厚的獎勵。 例如,「安置難民」需要你暫時割讓一部分土地,直到工程完成前會降低大多數文化角色的直轄領上限,但作為回報,你將獲得雙倍的正統性與徵召兵補員加成。 所有這些獎勵與成本都會受到創新的影響——比方說,若你已研發出「戰象」,便能更輕易地清理殘骸。 但隨著時間推移,開發度也隨之提升,要是科技落後,後期時的災後復原成本就會變得更加昂貴。 在 1066 年的起始劇本中,中國已掌握多項相關創新,能更有效地應對災害;而其他地區則仍需要時間才能迎頭趕上。 http://i.imgur.com/BzcCbwd.jpg
(圖解:附圖顯示的是必要工程之一:「排水工程」。 在此案例中需要花費 300 金幣,並會在施工期間帶來 10 年的徵召兵補員debuff,但同時也能提供一個封臣好感buff。 當整個工程完成後,統治者將獲得正統性與學識生活方式經驗。 需要注意的是,若出資角色並非獨立統治者,他們依然能獲益——總督會獲得總督效能經驗,若身處於採用功績制的政權,角色則會獲得功績。) 如果你無力獨自支付,或許能找到人幫忙? 自然災害復原工程的專屬介面能讓你看見哪些人可能願意分擔部分費用,你也可以試著說服他們出資。 舉例來說,我的封臣 希斯恩·艾德道拉酋長與我關係尚可,或許就願意替我分擔「排水工程」的花費,好讓我能專心處理「房屋重建」…… http://i.imgur.com/xIRBzDO.jpg
(圖解:附圖顯示兩位封臣的名單,他們因有能力支付費用而被列為潛在的工程出資者。 其中一位可由玩家說服而願意出資,另一位則拒絕參與。) ……只不過他要我付出的代價是給出一個強牽制,但也算值得。 至少他會在一段時間內承受 -75% 的徵召兵補員率,要是他哪天真的起兵反叛我…… (譯註:唔,給強牽制,然後交換封臣吃-75%徵招兵的debuff,果然開發人員比玩家更心狠手辣) http://i.imgur.com/I1zqgTj.jpg
(圖解:角色互動畫面中,玩家正在嘗試說服封臣出資。 目前對方只願意在玩家提供一個強牽制的情況下才會同意。 其他選項則包括:提供一個弱牽制,或是直接利用你針對他的牽制。) (深呼吸)好極了。這辦得到的,沒問題。團隊合作,夢想成真! 也許幾年後,我能再說服一個富有的封臣替我分擔最後的部分,畢竟這場與仇教者的戰爭實在耗盡了我…… 或者,我可以設法對那位不肯配合的富有姪子捏造一個牽制。 當然,要是我能自己籌到這筆錢就更好了,畢竟我現在正急需這份正統性來徹底鞏固我的統治…… http://i.imgur.com/6S34HVg.jpg
(圖解:附圖顯示的是「災害復原」大型工程, 其中三項必須工程已有兩項蓋上了家族印璽, 剩餘的一項則還需要 376 金幣 才能完成。) 自然災害將在地圖上以兩種方式呈現: 1.在災害的中心會出現地圖標記,並且在相當寬鬆的縮放等級下就能看到,即使在災害發生於自己領地外也能一眼發現。 選取該標記會開啟災害的局勢面板,並顯示哪些伯爵領受到影響,其邊界會被標示出來。 2.當你放大時,會套用地形特效著色,讓你真正感受到災害帶來的毀滅性! 原本我應該在這裡展示一張震撼的截圖,不過它們目前正在進行地圖圖像升級後的最後調整,所以還得等你進入遊戲後才能看到。 自然災害顯然不會理會疆域邊界。 一場洪水會影響沿河的所有伯爵領,一場地震則可能橫跨多個領地。 若單一場災害波及多個領域,則會在每個領域各自啟動一個復原工程。 你只需支付自己領域內省份的費用,但同樣地,也只有這些省份能享受到你的投資成果。 一旦最後一個復原工程完成,災害局勢就會消失。 最後,我們來談談發生的頻率——以及中國。 自然災害屬於罕見事件。 你可能打了一整局,數百年下來都不會真正遭遇一次。 當然,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取決於你的領地地形與遊戲所處的區域。 歷史上在本時期曾遭受地震或洪水的地區,其發生機率就更高。 一旦某個地區受災,災害的震央更可能落在適合該類災害的地形上。 多山地區更容易發生地震,遠離大河的省份則不會遭遇洪水。 然而國度越大,牽涉的地域越多,遭受災害波及的風險就越高。 對於像中國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度而言,必須應對災害的可能性極高。 值得慶幸的是,皇帝擁有兩種多數統治者沒有的工具來應對: 1.帝國國庫,可用來取代黃金支付大型工程; 2.以及眾多總督,他們高昂的薪俸在王朝命運岌岌可危之際,確實更應該用來共體時艱,而不是拿來把自家住所擴建成豪宅。 隨著災害對正統性的影響日益加劇, 加上朝代循環不息,以及百姓普遍認為「天降災異,示王朝將更替」, 自然災害很可能成為壓垮(或成就)一個中國王朝的關鍵。 我們希望你能享受這個展現仁政的機會; 而對於更狡詐的玩家來說,也許你能把這場動盪化為己用!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N950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41.20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aradox/M.1756218154.A.172.html

08/27 00:22, 3天前 , 1F
P社還是不懂治水,尼羅氾濫決口這回事當然要推到那個
08/27 00:22, 1F

08/27 00:22, 3天前 , 2F
「仇教者」頭上。再不濟也要喪事喜辦,搞救濟和排水工程,
08/27 00:22, 2F

08/27 00:22, 3天前 , 3F
這不就等於承認錯誤了嗎?難怪會掉正統。
08/27 00:22, 3F

08/27 07:20, 3天前 , 4F
有沒有趁機讓大戶買田改稻為桑的事件鏈(X
08/27 07:20, 4F

08/27 07:21, 3天前 , 5F
以改兼賑,兩難自解!
08/27 07:21, 5F

08/27 08:55, 3天前 , 6F
看到絲路 有個想法 冒險者不知道未來有沒有機會成立商
08/27 08:55, 6F

08/27 08:55, 3天前 , 7F
隊 然後沿著絲路東西方貿易 各領地都有各自的貿易品這
08/27 08:55, 7F

08/27 08:55, 3天前 , 8F
08/27 08:55, 8F
這個很可以啊 機制都有了,甚至用mod都可以直接改 讓冒險者類型多個商隊,然後絲路沿線就可以接到大量貿易任務 ※ 編輯: shirman (49.216.41.209 臺灣), 08/27/2025 09:51:38

08/27 10:06, 2天前 , 9F
怪不得光榮不做大航海時代了....
08/27 10:06, 9F

08/27 11:17, 2天前 , 10F
淹水了?河堤自己修啊!我貴族是不能隨便進民宅的
08/27 11:17, 10F

08/28 03:15, 2天前 , 11F
感覺像傳染病 電腦放推 專搞玩家
08/28 03:15, 11F

08/28 12:00, 1天前 , 12F
救災好貴看起來直接擺爛比較划算,反正刁民了不起就是
08/28 12:00, 12F

08/28 12:00, 1天前 , 13F
造反,錢存起來買軍隊平叛卡實在
08/28 12:00, 13F

08/29 10:21, 22小時前 , 14F
看了v3的天災再看ck ...怕
08/29 10:21, 14F
文章代碼(AID): #1ehSCg5o (Paradox)
文章代碼(AID): #1ehSCg5o (Parad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