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EU3 ] complete入手心得

看板Paradox (P社)作者 (abcd)時間16年前 (2009/05/17 22: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3 (看更多)
※ 引述《williamsky (放慢自己的速度)》之銘言: : 大明開局開了幾次之後總算活下來了 : 感覺這遊戲限制玩家擴張限制得很仔細 : 而且明朝比原本還要弱不少 因為你在問 MMP 大明,所以我也來開大明寫寫心得 1.開局 玩大明建議1402 7月18日開局 理由是明朝最英明的國君明成祖永樂這時候繼位 能力:行政8、外交9、軍事8 2.科技限制 開局時明的 重商vs市場是-3,創新vs傳統國策是+3 明的科技限制在於 Closed Society以及Inward thinking 玩大明其實玩到把這兩個相關事件移除就算破台 開局一開始強烈建議立即點市場經濟 所有改革的基本條件是 穩定+君主行政能力>= 8 所以以永樂開局穩定0就可以開始改革 1399建文帝行政能力6,要等穩定2才能改 注意:行政4的君王不能改革.... "close society",必要條件是市場-3, 以及以下其中一個: 國策mass exploration/colonial ventures 5%海外省 18個商人 市場0 海軍0 市場及海軍-2 和只有"provincial outlook"的的國家接觸 明有 3個cot,可以換算為+2市場 因此任選條件的市場值相當於 -1 (註:cot折合市場經濟見說明書 103頁最下方) 故只要拉一點市場就能滿足條件 "inward thinking",必要條件是創新-3 以及以下其中一個: 創新0 接受外來文化 擁有異端省分,異端容忍為0以上 擁有異教省分,異教容忍為-1以上 接壤外來文化國家,該國家為異教國家,關係在100以上/同盟/附庸 由於明開場有4點中央,可以折合+2創新,因此任選條件的創新相當於 -1 宗教決議裡有一個"在宮廷提倡道教"(promote Taoism at court) 必要條件是:穩定>=1,統治者管理技能至少6,有一個傳教士。 而結果是:創新1,人身自由1,這樣一來不用調整國策也能解除inward thinking 此外國家決議裡的軍事改革加一點中央,使明的中央+5 可以折合+3創新。 有助於解除inward thinking的下一階Superiority Complex --------------------------------------------------------------------------- 建議開局就把inward thinking 和close society的解除條件滿足 因為滿足了條件還要等待,因此一起觸發節省等待時機 (大約3-10年內會發生) 改革事件發動時,會有-2穩定 國策倒退1的效果 此外發動社會改變 +4WE +40%穩定花費 +0.1/年 通膨 +2叛亂 持續10年 強烈不要同時進行兩樣改革 否則社會改變事件會演變成社會衝突 +12WE +80%穩定花費 +0.3/年 通膨 +6叛亂 (印象中,我只確定 +0.3/年 通膨數字對的) 不建議同時改的理由在於+0.3/年 通膨 ,通膨升很快會消不完 假如兩個改革事件在同一個10年內發動的話,可以選抗拒改變延遲改革 不用擔心,只要條件符合就會一直跳出來 -------------------------------------------- 20年間的改革你有拉兩次國策的機會.... 剛改革完inward thinking 和close society,此時國策應是 中央5 市場-3 創新-3 "Limited Contact" 必要條件:市場-2。 以及以下其中一個: 國策mass exploration 10%海外省 24個商人 市場+2 海軍+2 市場及海軍0 和沒有科技懲罰的國家接觸 三個以上COT計為+2市場 因此需要拉3點市場 至於海外省方面,我還不清楚印尼那些小島算不算海外省 (說明書是寫:別的大陸的省,我不知道東南亞那邊的島和日本算不算海外省) “Superiority Complex”必要條件:創新-2 以及以下其中一個: 創新+2(-2) 接受外來文化 擁有異端省份,容忍度>=1 擁有異教省份,容忍度>=1 聯盟或附屬相鄰異教並且是外國文化國家,並且友好>=100。 5點中央計為+3創新 因此需要拉2點創新, 或是拉1點創新+附庸一個相鄰異教並且是外國文化國家 (照理說滿洲和西北的蒙古、新疆的察合台汗國應該都算 我打馬來西亞把他割到1省並附庸,我也附庸滿洲,關係+200, 可是等了10年,一直save lord 改革事件沒跳出不知道哪裡出錯) 以限制性來說我建議先解除 Limited Contact,以取得較便宜的運輸船 不過假如想抓緊改革時間的話應該選解除 Superiority Complex 假如跳出事件 +1創新 或+1市場時千萬別放過,每出一個你的改革進度快10年 接下來就是慢慢拉國策解除是比較容易的 拉國策時不妨save lord到出+1穩定節省穩定度 3. 顧問&國家計畫 1405左右會出一個4星鑄幣師,務必雇用,否則改革時通膨會飆更快 明一開局時國家計畫是:中央集權(文官制)、東廠、錦衣衛(兩個間諜)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東廠和錦衣衛,不過基於一開始的改革很頻繁 同時換國家計畫導致不穩太危險了 而且北方省份要先偽造主權才能佔穩 -5叛亂對於異質性很高,高度中央國策、又要時時改革的中國來說其實幫助很大 因此想想我不改了.... 假如想解除用探索新大陸的國家計畫解除Limited Contact係列 那把東廠、錦衣衛換掉大約政府等級18時就能點出探索新大陸 18級政府科技大約1550-1560左右出 那麼國策全往創新點就對了 不過以明本身的財力+東南亞印度的富饒,其實就算被+50%科技也不至於吃不消 推薦的國策:國家銀行 or人權法案(Bill of Right) (文化線) 總督制(+行政效率用)(必點) 工業+10%(探索線) 由於明以及東南亞普遍稅基低但是物產好,工業+10%對經濟幫助好很多 相對的明戰爭時不適合抽戰爭稅, 因為不但+WE,從稅+50%得到的好處沒有-20%的生產效率的缺點多 假如不把東廠、錦衣衛換掉,補上一個國家銀行就能點自由平等博愛 國家全效率+4%,叛亂-3,異教與異端容忍+1 很威 再補上文化線的異教+2容忍、異端+2容忍,教堂-15%穩定以及再一個文化理念出科學革命 最終會有本身信仰+2容忍 異端+3容忍 異教+0容忍 想征服世界的話走文化路線會省不少宗教傳教上的麻煩 走文化線意味著就不能走殖民線,改革就得全靠國策 此外軍事訓練+0.8士氣 +6訓練其實對於明的幫助也不小 不過基於改革比較重要,因此重要性下降,打仗就只好藉著人海吧XD 4.軍力與發展方向 其實開局時給的兵力已經足夠,打下印度東南亞前其實不需要徵兵 部署如下: 1.開局時的6千騎兵集合為騎兵軍,擔任游擊以及攻擊箭頭 2.東北放8000人防守滿洲 3.西北放6000人鎮壓陜甘叛亂 4.西南放9000人武力介入東南亞 5.最後6000步兵視狀況部署 滿洲沒被你附庸前韓國沒事就會去打,你就會被捲入戰爭 因此騎兵軍放北方,西北窮,放給蒙古打。 反正和滿洲簽合約後就沒事了 附庸滿洲後東北安定,騎兵軍南下攻略東南亞,目標放在香料、茶省 因為稅基低、不同文化、不同宗教扣一扣沒多少錢,物產才是利潤所在 而且東南亞初始科技低,國小人少也比較好打 東南亞、印度用保證獨立和警告就可介入戰爭, 印度德里稅基17很肥,還有兩個cot不要放過 偽造主權放在滿洲和北元,為成立清朝做準備 打下馬來西亞後徵步兵6000-9000人,成立東南亞平叛軍團 打下婆羅洲再徵步兵6000人,成立婆羅洲平叛軍團 日本的地由於有幕府的規則,不熟最好別碰 反正東南亞印度就夠你忙的了 注意軍種組成,軍種組成的限制、騎兵稅等等事件請看說明書54-55頁 注意BB上限,事件請看說明書45-46頁 5.預算 一開局各研發項目都已經有12000的投入 由於一開局受到時間超前50年懲罰所以需要很嚇人 以工業生產項目來說,無時間懲罰研發需求大約在4000-5000 即使是+200%研發需求也才在12000-15000 更何況30年內會只有+100%,也就是8000-10000 因此一開始請不研發,資金投入穩定度,為改革做準備。 反正投資研發也只會被時間超前懲罰量吃掉 改革時由於穩定需求上升40%,因此調整資金投入, 於改革結束的2個月後才會完成穩定研發 如此改革結束後瞬間少40%的需求,溢出的投資會被累積到下一次的升級 穩定滿時,研發多投入生產和航海,因為政府會第一個先研發出來 其次是陸軍、航海、生產、貿易 總之以延後生級時間,降低時間超前懲罰為操作依據 等到沒有時間懲罰後再全力升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2.96.119 ※ 編輯: michaelxxx 來自: 125.232.96.119 (05/17 23:00) ※ 編輯: michaelxxx 來自: 125.232.96.119 (05/17 23:02)
文章代碼(AID): #1A42Dsdt (Paradox)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42Dsdt (Parad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