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關於暴雪(Blizzard)的一些數字

看板GameDesign (遊戲設計)作者 (泛用人型編碼器)時間7年前 (2018/11/05 05:34), 7年前編輯推噓6(7124)
留言32則, 10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關於暴雪(Blizzard)的一些數字 這篇文整理、估算關於暴雪娛樂(Blizzard Entertainment)的一些數字,讓討論事 情時有個相對客觀的基準,減少主觀比聲量的情形。 申明:我 以前 曾是暴雪員工(碼猴),現在不是。以下論述的內容,若是我主觀的 意見、經驗,我會特別標示出「主觀」字樣。其它的,是能從網路上查到的公開資 料。 # 暴雪的規模:暴雪營運一天要燒多少錢? 在這裡估算暴雪營運一天所需資金的 **下限** :員工薪水。 * 假設員工人數 4700 人。 * 假設平均薪水 US$25/小時 。 * 假設一天工時 8 小時 。 暴雪營運一日員工薪水 = 4700人 * US$25/小時/人 * 8小時/天 = US$940000/天 = 一天美金 94 萬 換算成「非買斷制」暴雪遊戲物品的話,就是: * 魔獸 月費 US$14.99: 約 62700 月 * 爐石 卡包 一單60包 US$69.99: 約 13430 單 (約 80 萬卡包) * 鬥陣 箱子 一單50箱 US$39.99: 約 23500 單 (約 117 萬箱) * 英霸 寶石 一單11500個 US$99.99: 約 9400 單 (約 1 億個) * 一套 傳奇 服裝 400 寶石: 270277 套 (約 27 萬套) 換算成「買斷制」暴雪遊戲物品的話,就是: * SC2 三合一 標準版 US$39.99: 約 23500 套 * D3+奪魂+死靈 US$29.99+$14.99: 約 20900 套 若假設上述每個產品賣得一樣好、假設其它產品都賣不出去,那麼,要收支平衡 「暴雪營運一天所需資金的下限」,就要賣出: * 約 1 萬 魔獸 月費 * 約 2.2 千單 爐石 卡包 (12 萬卡包) * 約 4 千單 鬥陣 箱子 (20 萬箱) * 約 1.6 千單 英霸 寶石 (1800 萬個) * 約 4.6 萬套 傳奇 服裝 * 約 4 千套 SC2 三合一 * 約 3.5 千套 D3+奪魂+死靈 換個方式看,暴雪必須至少 * 每 天收入 94 萬 美金 * 每小時收入 4 萬 美金 * 每分鐘收入 650 美金 * 每 秒收入 10.88 美金 才能維持「營運一天所需資金的 **下限** 」 而這只是「暴雪營運一天所需資金的 **下限** 」;在上面的估算算式裡: * 大幅低估了碼猴、美術、管理、法律等專業人材的平均時薪。 * 沒有計入薪資以外的人事費用,例如: 員工福利。 * 沒有計入硬體設施費用,小至茶水間的茶包,大到辦公室租金,中間還有水、電 、網路。 * 沒有計入商品生產費用,例如典藏版及其內的各式紀念品。 * 員工人數來自於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izzard_Entertainment 列 出的 2012 年的資料。 照我 主觀 經驗估計,暴雪營運一天要燒掉 至少 美金兩、三百萬。 [編輯補述] 下面推文裡的討論,從 ATVI 2017 的財報來推算暴雪營運一日所需 金額,約美金 4 百萬。 # 辦暴雪嘉年華(BlizzCon)的利潤:賣門票能賺多少? 就我 主觀 所知,若光看門票收入的話,辦 BlizzCon 是虧錢的,但我無法公開詳 細的收支資料,有些細節數字也無法推算出來,只能列出以下資訊做為參考。 * 實體門票 US$199 * 線上門票 US$ 49.99 * 慈善餐會門票 US$750 * BlizzCon 2017 實體參加人數: 35000+ * 對照: San Diego Comic-Con 2017 參加人數: 130000+ * 對照: E3 2017 參加人數: 68400 * 假設 實體參加人數 50000 * 假設 線上門票 賣出 150000 BlizzCon 門票收入 = 50000人 * US$199/人 + 150000人 * US$49.99 = US$17448500; 就當作美金 1800 萬。 (就我的 主觀 判斷,這是高估了。) 無法回收的支出: * 場地租金 * Anaheim Convention Center 五個大廳一天租金就是約 12 萬美金起跳;照著 使用場地面積來算的話,一天租金上看 30 萬美金。 * 租期除了活動的兩天,還有事前準備的時間;例如,在會場看到的巨大人物雕 像,平常是放在 Anaheim 東南方 20 英哩,位於 Irvine 的暴雪總部。要搬 運、佈置這類展示品,都是需要時間的。 * 設備租金: 舞台佈景、座位、影音設備 * 人員薪水: 你在 BlizzCon 會場看到的「服務人員」,大多是 BZ 正職員工在輪 班 (有時人力不足,還是會請外包) ,每人補假一天 (給 8 小時有薪假期) * 為了 BlizzCon 的各種軟硬體工程基礎設施,為了應付巨大流量所做的準備、修 整、測試 * 工程經驗是可以傳承的 * 有些耗材、臨時租用的服務、特製的內容、現場的網路/電力配置,則未必可 以在來年再次使用 可以回收的支出: * 供現場試玩的最新硬體設備,有些會整理回收,替換老舊的的工作設備 * 尤其是美術、影視作品,可以一直循環利用、展出、再版 以下是我的 主觀 推論: 就算把 1800 萬美金門票收入全部當成淨利,那也只夠「一日營運資金下限」燒 19 天;假設一日營運資金是我主觀估計的 250 萬美金的話,那只夠燒 7 天。 易言之,如果把「賣門票」作為賺錢方法主力,那就像是「花 10+ 日的糧草去打 下 7 日的糧草」,可說是超越八奇領域的戰略了。 我的 主觀 意見為: 真正能賺到錢的,還是 hype 帶來的買氣、預購,也就是暴雪 本業產品的銷售額,而非門票。 # 暴雪到底賺多大?賺多爽? 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 ATVI 的財報是公開資料,除了 ATVI 整體的財 務數字,也有單獨列出暴雪的營業額數字。 「暴雪到底賺多大?賺多爽?」,換個方法問就是 * 「市場/投資人是否拿著錢去搶著買 ATVI 的股票?」 * 「你是否會拿手上的錢去搶著買 ATVI 的股票?」 易言之,財報是公開資料,賺得大不大、爽不爽是個人解讀。 我的 主觀 判斷方法是: 我看人們的錢包與腳怎麼投票,而不是聽它們嘴吧如何投 票。 [編輯補述] 底下推文討論裡,有更進一步從財報估算暴雪的年度淨利潤。 ======================================================================== 其實,拿 US$70 去買一股 ATVI ,換個位置就可以換個腦袋,立即愛上 《Diablo Immortal》 ;而且,以後課金更是理直氣壯、心安理得,因為每一單課 下去,都會有 0.00x% 以股票增值的方式回到手上。 XD ======================================================================== 以上,是從這幾天 *熱烈* 討論裡看到的、可以抽出來、試著儘可能從客觀數字角 度討論的題目。 如果還有這樣的題目,可以提出來,分析、對照資料看看。 -- 個人 雜談、學習、英語、軟體 https://www.facebook.com/tw.yang.30 https://www.facebook.com/30abysses/ https://twitter.com/twy30 http://www.30abysses.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6.56.102.1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meDesign/M.1541367278.A.1C0.html

11/05 10:22, 7年前 , 1F
怎麼突然討論這個?
11/05 10:22, 1F

11/05 10:23, 7年前 , 2F
而且4700人維基的來源都有寫是遍及11國,多數是客服相關
11/05 10:23, 2F

11/05 10:26, 7年前 , 3F
產品開發相關的是750人了,考量國情薪資差距僅有這些
11/05 10:26, 3F

11/05 10:27, 7年前 , 4F
資料算錢我個人覺得是沒啥效益,然後最後出一題暴雪到底
11/05 10:27, 4F
要換個算法也可以 :) https://investor.activision.com/static-files/ace1c2fc-c2c8-4461-b9fe-157d7fd1e9c2 ATVI 說它在 2017 的所有支出一共是 5708 百萬美金,除以 365 就是一天要燒 15.64 百萬美金。 *假設* ATVI 旗下部門的賺錢能力與花錢能力成正比,暴雪的入帳數字是 2139 百萬美金,是為 ATVI 入帳的 7017 百萬美金的 30.48% ;照著之前的假設去反推 ,暴雪一天要燒掉 4.767 百萬美金。 或著,拿暴雪的入帳數字 2139 減其 operating income 712 可得 1427 百萬美金 ,再除了 365 就是「暴雪一天要燒掉 3.91 百萬美金」。 有這樣的數字差異,是因為這中間有 1108 百萬美金的支出,並沒有詳細歸類於任 一部門之下;例如,員工分紅、收購 King 的雜費、資產/生產工具的折損。

11/05 10:29, 7年前 , 5F
賺多大的問題又不講答案?我沒看很懂重點是啥
11/05 10:29, 5F
*假設* 「賺得大不大」是指「投資/收益的比率」,「賺得爽不爽」是指「投資/ 收益的時效、風險」,我不認為這是有直接的答案的,因為只要比較的基準點 (別 的公司、別的產業、別的金融產品) 一換,答案就不同。

11/05 10:42, 7年前 , 6F
員工替公司打廣告也不會突然,發表會被噓爆
11/05 10:42, 6F

11/05 10:57, 7年前 , 7F
也不是說不行啦,只是覺得跟板旨有點搭不上邊,想討論
11/05 10:57, 7F

11/05 11:00, 7年前 , 8F
收益問題又很不全面,而且被噓爆的重點是比較是PR操作上
11/05 11:00, 8F

11/05 11:01, 7年前 , 9F
的吧?一下就跳到在算營收我有點接不太上
11/05 11:01, 9F

11/05 11:02, 7年前 , 10F
"[公告] 本版討論範圍相當廣喔!" XD 就是要這麼突然
11/05 11:02, 10F
XD

11/05 11:05, 7年前 , 11F
這篇就是稍微算一下營收,讓覺得暴雪賺很大的人思考下啊
11/05 11:05, 11F

11/05 11:05, 7年前 , 12F
真的賺那麼大,怎還不趕快去投資下一起賺
11/05 11:05, 12F
是故,就當作課金,花 US$70 去買一股 ATVI, 換個位置立即換個腦袋 XD 以後再課金就享有股價回饋 XD

11/05 11:06, 7年前 , 13F
我比較偏多媒體硬體系統的部分,光看那規模就會覺得收不
11/05 11:06, 13F

11/05 11:07, 7年前 , 14F
回來。暴雪每年使用的舞台可都是業界最新潮流典範呢XD
11/05 11:07, 14F
這方面我不是很懂,無法從我看到的硬體去反推它的(租借)成本 orz ※ 編輯: AmosYang (136.56.102.149), 11/05/2018 11:31:39

11/05 11:19, 7年前 , 15F
要算整間公司的營收就不用計較一年才沒幾天的舞台花費了
11/05 11:19, 15F

11/05 11:22, 7年前 , 16F
吧?而且既然都提財報為啥不就直接看財報就好?
11/05 11:22, 16F
我一下找不到是在哪篇底下看到的推文,但有看到「BlizzCon 賣門票很好賺」的 說法;我無法拿出精準且精確的數據,但我至少想在這題目上建立個相對客觀的基 準: 金流的規模。 ※ 編輯: AmosYang (136.56.102.149), 11/05/2018 11:41:13

11/05 11:40, 7年前 , 17F
Good,所以你得到了一個一天要燒掉近4M的公司,他一年
11/05 11:40, 17F
※ 編輯: AmosYang (136.56.102.149), 11/05/2018 11:44:34

11/05 11:43, 7年前 , 18F
還是有七十億鎂的利潤這個結論,好像蠻厲害的?
11/05 11:43, 18F
※ 編輯: AmosYang (136.56.102.149), 11/05/2018 11:51:01 ATVI 在 2017 入帳 7017 百萬美金,支出 5708 百萬美金, "operating income" 是 1309 百萬美金,再扣掉債、雜費、利息,還有山姆大叔要抽的 878 百萬美金 後,淨利潤是 273 百萬美金 XD 2016 年的稅沒那麼重,收入 6608 ,支出 5196 ,最後淨利潤 966 百萬美金。 如果繼續沿用上面的假設算法,暴雪的 2017 利潤是 83 百萬美金, 2016 則是約 356 百萬美金。不算既有資金的話,假設一天仍是燒 4 百萬, 2016 的利潤夠 燒約 90 天。 就看每個人對於「工作 12 個月可以賺到支持 3 個月無收入的生存資金」這個結果 是覺得好還是不好 :D 當然, ATVI 整體來說,背後還有值 94.62 億美金的 equity, 短時間內是餓不 死的,但來自於股東的每年成長壓力會一直存在 (股東要的不是「餓不死」,而是 「愈賺愈快、愈多」)。 ※ 編輯: AmosYang (136.56.102.149), 11/05/2018 11:56:21 補述:根據 ATVI 2017 財報第 25 頁的資訊,這是美國稅法改制所做出一次性調 整,事實上企業稅在 2018 整體來說會從 35% 調到 21% ,所以 2018 年的數字 應該會(更)好看些。

11/05 12:04, 7年前 , 19F
說真的,我們在這邊美金幾億來幾億去的,為的是某個沒有
11/05 12:04, 19F

11/05 12:05, 7年前 , 20F
常識的推文,是不是有點不太划算?
11/05 12:05, 20F
XD 現在至少有這份資料整理出來,想繼續憑感覺說話的可以繼續憑感覺說話,想憑數 據說話的可以來參考這篇文,各取所需 :D 想譙 D:I 的也可以譙 XD 我自己就是邊譙 D:I 邊買 S&P500 XD ※ 編輯: AmosYang (136.56.102.149), 11/05/2018 12:28:55

11/05 13:56, 7年前 , 21F
推一個,這篇很有參考價值
11/05 13:56, 21F
:)

11/05 15:21, 7年前 , 22F
我自己也對大公司的營運數字沒啥概念,感謝 整理
11/05 15:21, 22F

11/05 15:21, 7年前 , 23F
實用推。
11/05 15:21, 23F
:) 如果有別的題目,可以提出來聊聊看,從相對客觀的數字角度來分析之 :) ※ 編輯: AmosYang (136.56.102.149), 11/05/2018 15:28:10 ※ 編輯: AmosYang (136.56.102.149), 11/05/2018 17:06:31

11/06 04:05, 7年前 , 24F
推分享
11/06 04:05, 24F
:)

11/06 08:17, 7年前 , 25F
推一個!!
11/06 08:17, 25F
:)

11/06 10:21, 7年前 , 26F
可是ATVI跌了捏
11/06 10:21, 26F

11/06 10:22, 7年前 , 27F
在公布暗黑破壞神之光明大陸後
11/06 10:22, 27F
從 US$70 一路跌到現在破 US$54 XD

11/06 14:05, 7年前 , 28F
股價跟利潤不一定會是完全正相關,因為有人心因素
11/06 14:05, 28F
同意。 ATVI 的 2018 第三季財報是 11 月 8 日發佈,要看看它第四季與年度報告怎麼說。 https://investor.activision.com/static-files/8229563c-2259-46c7-8acb-42ea074b896f ATVI 在 2018 第三季裡, ACTIVISION 與 King 的表現都不如去年 (第三季財報 第 8 頁) , Blizzard 表現比去年好。 昇息、財報、 D:I 很難說每個事件影響的比重。

11/07 22:07, 7年前 , 29F
建議不要隨便鼓吹別人投資,不懂就更不用說了
11/07 22:07, 29F
好,不鼓吹投資,那我鼓吹課金。 XD

11/07 23:30, 7年前 , 30F
我覺得原po蠻懂的啊,說買ATVI也只是打個比方說各方觀
11/07 23:30, 30F

11/07 23:30, 7年前 , 31F
點不同吧
11/07 23:30, 31F

11/07 23:30, 7年前 , 32F
我認為買ATVI不是本篇重點
11/07 23:30, 32F
現在更便宜,一股只要 US$53.89 XD ※ 編輯: AmosYang (136.56.102.149), 11/13/2018 06:12:10
文章代碼(AID): #1RtsNk70 (GameDesign)
文章代碼(AID): #1RtsNk70 (Game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