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zs] debug.log

看板mud_sanc (Sanctuary - 聖殿)作者 (小太保)時間16年前 (2009/12/31 16:28),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7 (看更多)
今天早上看的時候 debug.log 大小是 119,下午看的時候 變 145,有增肥情況,所以挑出來 debug 一下。 新的一年..最好臨時站主機不要出什麼意外。 =================================================== 執行時段錯誤: *Bad argument 1 to lower_case() Expected: string Got: 0. 程式: d/ppl/quest/dark/room/c.c:113 物件: /d/ppl/quest/dark/room/c /d/ppl/quest/dark/room/c "gamble14" d/ppl/quest/dark/room/c.c:113 通常是 lower_case 裡面接的東西沒有被指定, 或者是做 物件 query 時根本沒這物件存在造成的. quest 你可以檢查看看 c.c 的第 113 行。 Expected: string or array or object Got: 0. ", "file" : "d/ppl/quest/dark/room/die.c", "trace" : ({ /* sizeof() == 1 */ ([ /* sizeof() == 7 */ "arguments" : ({ }), "line" : 22, "object" : /d/ppl/quest/dark/room/die, "function" : "die", "locals" : ({ /* sizeof() == 1 */ 0 }), "file" : "d/ppl/quest/dark/room/die.c", "program" : "d/ppl/quest/dark/room/die.c", ]) }), "program" : "d/ppl/quest/dark/room/die.c", ]),0) 會出現這種敘述是新版 mudos 支援的,即以前的 mudos 遇到這種障礙時不會吐訊息、or訊息吐的不清不楚。 上面的意思是 die.c 的第 22 行有問題。 我剛看了一下程式,因為 quest 在 init 裡頭呼叫 call_out ,然後被 call 的函數有定一個 object ppl=this_player() 問題:若觸發的物件消失,die 函數會不會出現 bug?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有一行 ppl->die(); 若 ppl(即觸發 init 的物件)消失,這行就會出問題。 物件消失的通常例子.. 一、玩家 quit 二、怪物被殺 執行時段錯誤: *Bad argument 1 to call_other() Expected: string or array or object Got: 0. 程式: adm/simul_efun/member_group.c(adm/obj/simul_efun.c):24 物件: /adm/obj/simul_efun /u/q/quest/objs/wizobj#548744 "cmd_moveall" u/q/quest/objs/wizobj.c:1271 /std/user#440774 "move_player" std/user.c:373 /std/user#440774 "move" std/ob/user.c:166 /std/ob/user_d "move" std/ob/user_d.c:49 /std/user#440774 "move_to" std/ob/user.c:172 /d/ppl/quest/dark/room/a "init" d/ppl/quest/dark/room/a.c:16 /adm/obj/simul_efun "wizardp" adm/simul_efun/member_group.c(adm/obj/simul_ efun.c):24 一般若出現 member_group 的錯誤,通常是 wiz 相關的判斷 出問題造成的。 而 wizardp 函數裡面接的則是物件,因此跟上面類似,通常 是該物件已消失,不然就是該物件被殺→destruct。 再從 debug 訊息來看,應該是某人使用了 wizobj 欲移動到 某處(a.c),觸發了該地點的 init 函數.. void init(object ppl) { ppl=this_player(); input_to("choice",2,ppl); } 呃,我是不確定你這樣寫有沒有問題,一般程式不會這樣子寫 ,目前已知有在 init 裡面加 input_to 的只有各公會,就是 在選擇是否設定主公會的判斷部份。 很少這樣子寫的原因,是因為 init 函數的過大適用性─只要 有「物件」進入該房間,就觸發 init 函數。 所以一般都會在 init 函數中設定過濾條件,例如.. void init() { object ppl=this_player(); if(!ppl || (ppl && !userp(ppl))) return ; // 只有玩家適用底下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5.162.109

12/31 22:34, , 1F
以上一切都還在試驗階段,所以會有 a b c test
12/31 22:34, 1F

01/01 23:30, , 2F
其實像 init 搭配 input_to 的寫法很少,如果有些有趣
01/01 23:30, 2F

01/01 23:30, , 3F
的元素可以透過這方式展現的話,你可以盡量try看看,但
01/01 23:30, 3F

01/01 23:31, , 4F
是一些能加上去過濾的判斷也是能加就加,盡量減少負擔
01/01 23:31, 4F
文章代碼(AID): #1BF62cQ0 (mud_san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1
4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7 篇):
0
1
0
2
1
1
0
4
1
8
5
14
文章代碼(AID): #1BF62cQ0 (mud_sa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