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 美洲狼周瑜 if劇本玩後感

看板Sangokumusou (真·三國無雙)作者 (原來我是漆原派啊)時間6年前 (2019/06/09 00:44), 編輯推噓4(406)
留言10則, 5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0K8OEdiA0
雖然大都督裝的確夠威風,但我覺得這個if實在是太周傲天了... 或許是個人的一個堅持或浪漫, 我對於歷史if劇本的好壞, 建立在於"關鍵變因"越少越好. 不管是言峰孝直if,霸道總裁曹丕if,問題兒教練子敬if, 或是同樣偏傲天的元直if,甚至是我認為目前最下位的不鍾二會if, 都是關鍵變因偏少,甚至就是單一變因來起頭的劇本. 該怎麼說,為了滿足周瑜二分天下的理想, 以及符合歷史文本中周瑜的規劃藍圖, 這個劇本一開始就投入了好幾個關鍵變因: 1.和原本路線相比,周瑜早一步察覺了諸葛亮的陰謀 2.無視原本路線打赤壁都要心驚驚的孫吳動兵成本 3.周都督無視兵法常識的各種發言 第一點應該是最根本的變因,這沒問題, 但隨即伴來的,就是第二點與第三點的變因. 開頭一下子就轟炸三發,我腦子直接產生了滿頭的黑人問號... 要投入兵力直接對陣劉備軍搶荊南四郡, 又要魯肅在江陵戰線想盡辦法穩住局面, 一開始對孫權來說就極限作戰了不說, 周都督還說這樣打才是最適解.(wtf?) 然後這樣的狀況還陸續發生: 放過巴郡,直接無視劉璋劉備聯軍,直接從曹操手上救援西涼馬家, 然後在襄陽還不在自己手上的狀況下, 這條補給線到底是怎麼畫的,我到現在還是一整個謎. 擁有荊揚兩州,但可以無視北方曹操,直接轉頭滅了劉備, 而且滅劉備還是三方向行軍,幾乎是把這時的孫吳當曹魏後期的動員能力論處, 霸道總裁還會派曹仁與徐晃顧防線,但周都督就是全軍轉向... 最後我更不能接受的, 應該是原本路線的雍容大度美周郎, 直接變成揚州8+9美洲狼... 為了幹掉劉備與諸葛亮,連獻帝安危都可以拿來騙, 就不知道怎麼搞得,後期if路線的周瑜,他的雍容大度只在他的同溫層裡面, 防劉備諸葛亮是必然,問題是太過不擇手段這點有偏離到原本人設. 或者更切確地說, 在原本路線,臨死前的心急跳脫常軌的周瑜, 直接突然上身到健康活跳跳的周瑜身上. 整體而言,就是說故事很完整, 至少比不鍾二會這意味不明的if好上一些, 但為了說故事,整個就是幾乎設定大翻轉, 一下子投入太多關鍵要素,才有辦法說完這套故事. 或許是我自己對歷史if劇本有相當的堅持,才會覺得這故事有夠詭的吧. =口=|| -- 早在春秋時期孔老夫子便對2D格鬥遊戲做出預言: 「君子無所爭(君子平時不玩格鬥遊戲)。必也射乎(玩的話必然射出飛行道具)!  揖讓(「您先跳。」『不,您先請。』)而升(看到對手跳起便昇龍拳)、下(  重手;或泛稱所有的對空技),而飲(給我食下這招對空便敗吧),其爭也君子(  這就是格鬥遊戲的君子一戰)!」 ← 孔子的確真知灼見,誠神人也! <(_ 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04.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gokumusou/M.1560012278.A.843.html

06/09 13:04, 6年前 , 1F
這講田僑仔if不安定因素不就孫劉同盟? 劇本才比較穩?
06/09 13:04, 1F

06/10 12:35, 6年前 , 2F
田僑仔if的變因,大概就是陸遜變鴿派. XD
06/10 12:35, 2F

06/10 12:36, 6年前 , 3F
其他就是養身有成可以真的出來壓制呂蒙這樣. _A_
06/10 12:36, 3F

06/10 14:26, 6年前 , 4F
養生啊...東吳環境是不是很差呢
06/10 14:26, 4F

06/10 14:27, 6年前 , 5F
周瑜 呂蒙都死得有點快
06/10 14:27, 5F

06/10 17:55, 6年前 , 6F
整體if 就田橋仔劇本算很順 其他都有些不順地方
06/10 17:55, 6F

06/11 12:26, 6年前 , 7F
田僑仔歷史上死去的那年剛好是建安大瘟疫,曹操以重本再攻
06/11 12:26, 7F

06/11 12:26, 6年前 , 8F
濡須口那一年.
06/11 12:26, 8F

06/16 16:56, 6年前 , 9F
我只覺得彈琴動畫有點鬧( ̄▽ ̄)
06/16 16:56, 9F

06/29 12:03, 6年前 , 10F
彈琴動畫不是大家都色瞇瞇的看著嘟嘟嗎?
06/29 12:03, 10F
文章代碼(AID): #1S--NsX3 (Sangokumusou)
文章代碼(AID): #1S--NsX3 (Sangokumus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