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四] 伯巴兒思(Baibars)兩種

看板Koei (光榮)作者 (逝)時間4年前 (2021/05/30 12:36), 4年前編輯推噓13(1301)
留言14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之所以選他,是作短弓兵打法的簡單練習題。 他有機動、連射、火攻、攻城特技,偏就缺伏兵。 但本身智謀高,而埃及的武器文化也高,所以不需伏兵亦可活用短弓。 其一:攻拜占庭 https://youtu.be/tzMKnYwpFaA
得用誘敵。各隊800則守方會開門。 是否有城外隊其實不重要,反正可以癱瘓掉。 重點在,城內兵出城時序會有落差: 兩隊短弓在先,後面卻還有煩人的火焰噴射器會繼續來擋路。 方法一是想辦法把火焰噴射器混亂掉:因智謀比對方高不少還算可行。 方法二則是用攻城特技來爬牆: 這遊戲很可惜君士坦丁堡只算普通的東歐城, 反而不如西歐城來得難爬(大部份可爬處被擋), 所以突破口不少。 其二:攻巴格達 https://youtu.be/1PAYN8VyfGg
難度比攻拜占庭低許多。 因巴格達守城方都是文官,戰鬥力低落, 空有蒙古騎兵與投石車卻完全無法發揮能力, 甚至蒙古騎兵都不敢硬撞只敢射箭。 所以根本不用誘敵,直接硬爬入城滅本隊就好。 影片中我因想快攻所以不計傷亡(也不多), 其實耐心等幾回合有可能讓對手混亂後無傷奪城。 是個活用優勢君主技能的案例。 由於埃及本身就有投石車與輕弓騎兵, 最正統的打法當然是投石車搭配輕弓騎兵的援助。 但投石實在走得太慢,純用弓騎破城又傷城池。 而短弓恰好居其中:走得比投石快又能不傷城奪城,很好用。 當然以埃及的優越條件要先建設再擴張也很快。 這只是示範無伏兵狀況下短弓的打法(前提是武將夠優秀)。 -- Immer mit den einfachsten Beispielen anfangen.                     David Hilber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11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ei/M.1622349397.A.D31.html ※ 編輯: khara (114.37.112.1 臺灣), 05/30/2021 12:39:51

05/30 13:41, 4年前 , 1F
05/30 13:41, 1F
伯巴兒思本身太強了,單單缺伏兵。但用他來做無伏兵短弓打法只算初階練習。

05/30 15:28, 4年前 , 2F
第三行: 所以
05/30 15:28, 2F
已改。感謝! ※ 編輯: khara (61.228.148.201 臺灣), 05/30/2021 18:49:48

05/30 21:19, 4年前 , 3F
連君士坦丁堡也隨便爬,這個爬牆成功率也太可怕了!
05/30 21:19, 3F
想起來借這個人名岔個題。 維基百科採取的音譯是「拜巴爾」,其實也沒錯,只是沒有「元朝風」。 這個名字的突厥語根是 bai + bars。 bars 在元朝經常音譯成「巴兒思」,意思是虎或豹之類的大型貓科動物。 十一世紀的《突厥語大辭典》收錄的十二相(生肖), 當中的「虎年」或說「豹子年」就是這個詞。 注意到兩點: i) -r 一音,元朝喜歡用「兒」,清或嫌此字不雅而改用「爾」。 ii) -s一音,元朝喜歡用「思」,清則慣用「斯」,或以後者義虛更似音譯故。 至於前方的 bai,是一種突厥─蒙古人的貴人稱呼: https://en.wiktionary.org/wiki/bay#Turkish https://en.wiktionary.org/wiki/bey#Turkish 元朝也可以音譯作「拜」、「擺」等字。 但還有一個選擇,是「伯」字。 這個字北方俗音讀「ㄅㄞˇ」, http://xh.5156edu.com/html3/2830.html 但凡聲符從「白」的,在官話都有文白二讀, 白話音讀「ㄅㄞ」系列而讀書音讀「ㄅㄛ(ㄎ)」系列, 但因臺灣人母語不是北方官話,對這體系不熟。 http://www.ccamc.co/phagspa.php?chnp=%E4%BC%AF 實際上在元朝普遍採用北俗音,是到了明朝開始又把文音引回, 造成今天標準華語中此系列字分化,偏文的只有文音而偏白的讀白音。 所以這個 bai 可以音譯成「伯(ㄅㄞˇ)」,亦可兼具其義。 (某些說法覺得這個突厥稱號就與漢語伯有關,姑備一說。) 扯這些其實是鋪敘。 成四1271劇本南宋開頭,引了馬可波羅說的一個故事,但內容搞錯了: 《馬可波羅遊記》有一則軼事: 耶穌降生後一千二百六十八年時,當今大可汗忽必烈派他的一位大臣伯顏丞相到那裡去。 那人名字的意思,就是伯顏一百只眼呀。還有你們必須曉得,蠻子國王從他的占星家處 知道,除非有一百只眼的人來,他絕不會把他的國家喪失的唉。(張星烺譯本) A. C. Moule 譯本第139節: Now it happened that in the 1268 year of the incarnation of Christ the great Kaan who now reigns, that is Cublai lord of the Tatars, a man of the contrary nature to the king Facfur (khara按:宋主), who took delight in nothing but in war and in conquest and in making himself a great lord, thought after his vast conquest of many provinces and kingdoms and conquer the province of Mangi, and he sends there a baron of his who was a very valiant knight who had Baian Cingsan for name, which means to say in our tongue Baian Hundred Eyes. Moreover I tell you that the king of Mangi found by his astronomy that he cannot lose his kingdom except by a man who should have a hundred eyes. 注意到這裡「伯顏」=「百眼」不是蒙古話的意思,其實是漢語諧音。 這一點在光榮的劇情介紹中講錯了。 (今天由於標準華語「伯」讀「ㄅㄛˊ」而「百」讀「ㄅㄞˇ」讓人不易聯想, 但還是可稍稍感知。 另外某些浙江話文白未分的話這兩個漢字音也差不多。) 這則軼事有意思的地方在:馬可波羅用漢語諧音去解釋蒙古名 Baian「百眼」,而不是 蒙古語本身的意思「富人」。看起來像是與南宋滅亡有關的讖緯謠言,來源應該是漢人, 可是似乎在漢文史籍中並不見此說。類似的說法是《元朝名臣事略》在伯顏傳中提及的 「江南若破,百雁來過」以及劉因的「北風三吹白雁來」。在拉施德《史集》似亦不見 此說。(Ibn Battuta的書似亦無之) 有人據此認為,馬可波羅吹噓他懂蒙古語,其實懂的單字有限。但我覺得馬可波羅愛吹 牛固實,而這條記載卻反而加深了他這部遊記的真實性。因為這種說法一定是他聽聞自 某位粗懂漢語的人隨口以訛傳訛之說,本身不懂漢語而蒙語知識又有限的馬可波羅覺得 這是有意思的故事就囫圇吞棗地記錄下來,卻成了他這本書的獨門記載!不見於他書的 這則記載,似乎不太可能是從什麼波斯人那裡聽到的,在某種程度上不但沒減弱反而更 加強了馬可波羅曾經到過東方的可能性。 當然,一個可能的反駁是:當時東西方交通頻繁,難保沒有哪個粗知漢語的波斯人把這 故事傳了出去。但至少文獻上看,這則故事目前來說還是馬可波羅的獨家報導。要說波 斯人只說給馬可波羅聽,似乎也不太說得過去吧? ※ 編輯: khara (114.37.108.170 臺灣), 05/31/2021 12:59:34 ※ 編輯: khara (114.37.108.170 臺灣), 05/31/2021 12:59:58

05/31 13:08, 4年前 , 4F
推!長知識了
05/31 13:08, 4F

05/31 13:23, 4年前 , 5F
推補充 第三波:好 翻成巴顏 讓大家更混亂(x
05/31 13:23, 5F
其實巴顏又是清朝對同一單詞「bayan」(蒙古語「富人」)的音譯。 當初第三波的音譯實在是混砸了一堆東西啊! XD (但僧王之子「伯顏訥謨祜」的「伯顏」卻又是 buyan:善、德、幸福, 大約是清朝已經習慣了「伯」讀「ㄅㄛˊ˙」音,覺得更像是bo或bu。)

05/31 13:31, 4年前 , 6F
推名字解說
05/31 13:31, 6F

05/31 19:06, 4年前 , 7F
其實台語的白和伯讀音相同
05/31 19:06, 7F
確實啊!恰好兩字臺語的文白音都在,皆同。 臺語保存了不少重要的漢語資訊呢!

05/31 20:14, 4年前 , 8F
推認真!
05/31 20:14, 8F
※ 編輯: khara (114.37.196.115 臺灣), 05/31/2021 20:41:08

05/31 20:42, 4年前 , 9F
推認真
05/31 20:42, 9F

05/31 21:00, 4年前 , 10F
05/31 21:00, 10F

05/31 21:24, 4年前 , 11F
十推!k大的解說真的獲益良多
05/31 21:24, 11F

06/02 22:49, , 12F
大推
06/02 22:49, 12F

06/05 13:09, , 13F
長知識!
06/05 13:09, 13F

06/05 18:04, , 14F
成吉知識++
06/05 18:04, 14F
文章代碼(AID): #1WinPLqn (Koei)
文章代碼(AID): #1WinPLqn (Ko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