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 分城小大名 太田家戰記--立足關東

看板Koei (光榮)作者 (未來)時間4年前 (2021/05/14 18:37),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就在局勢陷入僵局 不知該如何突破之際 一則離我遙遠、看似毫無瓜葛的歷史事件 恰如射穿陰雲而撒下的曙光 有了轉機 ---桶狹間之戰爆發 後續導致了武田撕毀三國同盟的歷史事件 北條因此與他翻臉 我和北條的關係變成了「擁有共同的敵人武田家」而改善 馬上抓緊這千載難逢的契機 加緊做外交 很快衝上100 把一個虛擬姬嫁給北條氏邦 締結了婚姻同盟https://imgur.com/v1HTRX5.jpg
事件中 武田是為了要侵略今川家故地才破盟 但遊戲中他一次都沒去打今川 仍然執著於我的箕輪 武田來的兵隨著他的發展越來越多 每次必定都多過我全國之兵 從開始的9000、13500、20000、37000 最多的一次記得有四萬五 幸好這時北條能夠來援了 只是情況並不樂觀 因為請求內容是:箕輪城防衛 北條援軍只會站在箕輪城下傻站 但我的戰術規畫是要守在據點--板鼻 所以還都是我在扛武田主力 北條頂多打發沼田來的偏師 除非北條軍在進軍時 時機剛好撞到武田西路主力 才能幫我減輕壓力 某次的機會 北條來的部隊夠多 湊足了大會戰的條件 二話不說進戰場 北條當肉墊 聯軍大破武田 大會戰結束得到了一個意外的戰果 我發現隔壁武田的國峰城沒兵了 立刻出兵圍城 儘管武田依然發兵來救 但在我阻援打點之下 國峰城依舊被我拿下 國峰城只是個無足輕重的小支城 但對此時的太田家卻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因為他的西方山坳內 有個能100%掌握的國人眾--南牧眾 至此 奮戰如此多年的太田家終於獲得了第一個國人眾加盟了 北條的援軍用來對抗武田的 我也就請了兩次而已 因為不知道為什麼 北條和武田突然有了60個月的停戰!! 我從來沒看過停戰能停這麼長的 到底是歷史事件還是電腦作弊啊!? 總之對抗武田之路又重回我孤軍奮戰的老路了 而北條不必分心幫我抵抗武田後 也開始出兵里見家 這裡就是我的疏忽了 只專注在對武田的戰事上 沒注意到南邊 等發現時里見所有城市已被北條軍全面進攻團團包圍 我連插部隊進去操控會戰的機會都沒有 里見家便遭北條併吞 至此關東九主城 北條已得其五 我只撿到了流落到我領地的正木時忠.... 哀嘆也沒用 還是打起精神繼續奮鬥吧 此時北關東的合縱連橫已經變換過好幾輪了 我發展時期的時候 關東局勢是: 北條外交上支配了佐野、宇都宮、那須 並和結城同盟 ↑ (被打到剩宇都宮城) 我只能慢慢吞結城、佐竹 打佐竹可以call北條 結城就得自己慢慢打 沒辦法 兵力回的不夠快 這時還剛好跳出戰國傳 領土擴大 https://imgur.com/4RNgWxa.jpg
看事後記錄檔 原結城家臣在我家的仕官年資 https://imgur.com/MUvs5Mj.jpg
回推當時應該是1560年左右 距離開局已經六年了 才算是貨真價實打下第一座主城 (箕輪是偷撿武田尾刀) 隔年吞佐竹 有了這兩家人才的進補 大大紓解了人才荒 眼看太田正要展翅高飛之際 但這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 多年來堪稱太田家擎天之柱的長野業正爺 轟然倒下了 不久前才剛學會專長「虎」都還沒有機會在戰場上發揮一番 終於敵不過歲月 與世長辭了 謝謝你...業正爺爺 沒有你的貢獻 太田家絕無法和武田家周旋這麼久 為了紀念您的貢獻 資正心中發誓將來總有一天必定會剿滅您的宿敵武田 只是當時 沒有人知道這一天還要經過多久... 化悲憤為力量的太田家 一方面還是要持續抵禦武田進犯 但已經能多線作戰了 速滅蘆名 三年後併吞伊達 更在對武田的戰場上 抓到了名將--高坂昌信 還向我投降 (你不是信玄寵愛的孌童嗎) 這段時期是太田家進展快速的階段 然而看到太田家進展的勢頭如此狂飆 周遭勢力眼紅的目光露出了殺意.....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103.9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ei/M.1620988632.A.7BF.html

05/14 19:00, 4年前 , 1F
可能是因為那時信玄迷上彌七郎吃醋了吧
05/14 19:00, 1F

05/14 20:14, 4年前 , 2F
60同盟應該算是歷史事件,很靠北
05/14 20:14, 2F

05/14 22:00, 4年前 , 3F
背後都有個〇膩的男人
05/14 22:00, 3F

05/14 22:50, 4年前 , 4F
05/14 22:50, 4F

05/15 00:10, 4年前 , 5F
架空姬對弱小勢力真的超級重要
05/15 00:10, 5F
文章代碼(AID): #1WdbBOU_ (Koei)
文章代碼(AID): #1WdbBOU_ (Ko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