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康士坦丁堡 Constantinopolis

看板BoardGame (桌遊 - Board Games)作者 (巴斯)時間15年前 (2010/11/13 11:2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款是今年出的策略遊戲,昨天在卡牌屋才開的。 基本上看起來是個錢換建築、建築產貨、貨換分數和錢的遊戲。玩起來卻發覺其實錢和貨基本上是接近完全流通的狀況。 遊戲規則概述: 遊戲中每回合分成八個階段: 1. 競標職位: 遊戲中有五個職位,每個職位會提供一個特別的bonus(例如說多產一個貨)和一個行動順序號碼。在買建築和買船的時候,號碼小的人先行動。 2. 移動船隻: 讓自己還有在運貨的船前進一格,如果有靠岸的話則拿取船上契約卡的報酬。 3. 生產貨物: 生產建築物生產貨物。 4. 建造建築: 此階段中照行動順序輪流行動。玩家可以購買建築、發動商業建築能力、利用市場買賣貨物。 5. 抽取契約: 抽取對應數量(和擁有生產建築個數有關)的契約。 6. 接受契約: 可以購買船隻、交易站(用來保存契約)、發動商業建築能力、利用市場買賣貨物、決定要利用哪些船執行哪些契約。 7. 捐獻貨物: 可以捐獻貨品換分。 8. 回合結束: 更新市場,貨物棄到只剩一顆。 名辭解釋: 1. 契約: 等於是一個貨物換錢和分數的管道。 2. 船: 用來執行契約的載具,限制運送貨物的數量。 3. 建築: 分成五大類: 生產建築 生產貨物。 商業建築 也是一個貨物換錢和分數的管道。 設施建築 提供一些方便的能力。 公共建築 分數。 城牆 提供一些不錯的能力之外,結算時還有分。 4. 職位: 五個職位: 監察官: 可以多抽三張契約。 勤務官: 可以多產一個貨。 財務官: 拿四塊錢。 市長: 可以蓋城牆。 執政官: 可以搶先購買別人選的建築。 遊戲在公共(分數)建築被買完 或 第九回合結束 時結束。 結算: 目前分數 + 城牆 + 錢除以15 以上只是概述,還有很多細節上的東西沒講: 例如說商業建築只能用來交易自己有生產的貨物(恩~ 不用懷疑,昨天我似乎完全忘記有這個規則的存在,畢竟說明書有三十頁。) 講一下心得吧: 一開始我覺得這和波多很像,因為都有建築、產貨、賣貨、送貨之類的事情。套用兩位老手的話: 很沒梗的波多加凱呂斯(這我沒玩過)。 不過想想其實與其說像波多,它還比較像電廠,因為要精算怎麼樣比較有賺頭。 相較於波多,這款遊戲每回合的階段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說每回合的資源(可利用的錢和貨品)基本上是可以百分之百預期的。這回合做的決定會影響下回合的資源,而且這中間完全沒有對手可以干預的方法,所以只要考慮如何做自己會最賺就好了。相對之下,波多就是不斷的在算別人會做什麼。 遊戲的缺點 缺少卡位機制: 遊戲中玩家間彼此有交集的只有競標職位和建築物有限、船有限這樣而已,而且後兩者其實玩起來都不覺得有差。這讓遊戲變的有點沉悶。 策略路線模糊: 兩位老手說的沒有梗,就是指這個。因為太多的錢、貨品和分數的互換,而且感覺都不會有非常虧的deal。想像你在玩波多,只是隨時隨刻都可以將貨品換錢或換分。這讓人有點不太知道何去何從,最後變成好像大家都在做差不多的事情。這也是因為缺少卡位機制的後果吧。唯一比較明確的路線就是城牆蓋越多越賺。 遊戲的優點 船運機制: 有些契約貨一交出去下回合就可以拿到錢,另一些契約貨交出後的下下回合才可以拿到錢,不過可以多拿一分,這讓人做出一個很難計算的取捨。 版圖精美: FFG 應該不用說了吧… 想法 也許我可以改變市場交易上限的規則,規定的不是個人交易量而是總體交易量,讓市場產生卡位機制的效果。這樣也許會比較好玩? 下次找白老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201.33 ※ 編輯: alphax 來自: 140.114.201.33 (11/13 11:25)

11/13 19:42, , 1F
這一篇文章值 7 Ptt幣
11/13 19:42, 1F
文章代碼(AID): #1CtWKMg3 (BoardGame)
文章代碼(AID): #1CtWKMg3 (Board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