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逆轉裁判和逆轉檢察官的一些問題(雷)

看板Steam (線上遊戲平台)作者 (薛薛)時間3小時前 (2025/07/20 22:40), 編輯推噓5(509)
留言14則, 7人參與, 17分鐘前最新討論串1/1
防雷 趁著夏特的時候補票了逆轉裁判 123、456、逆轉檢察官和幽靈詭計 目前進度分別在逆裁2-1和逆檢1-3結束(復甦的逆轉想等 123 原版全破後再玩) 一開始玩逆檢的時候覺得它改善了一些逆裁的缺點,像是逆裁中很多事件的觸發沒有明確 的徵兆,也缺乏邏輯關聯 例如很多章節中,像星影律師或第三章的姬神製作人,都是在取得完全不相關的線索後才 觸發出場 加上逆裁的場景移動方式需要不斷離開->地點來回選擇,有時候真的會卡在不知道是漏了 場景線索,還是該對特定人物提供線索 而逆檢的調查則被切得比較細碎,每次調查只需從單一場景中獲得一到兩個關鍵線索後就 會自動結束 直到玩到逆檢第三章,我突然發現我的腦迴路跟不上了,於是產生了我第一個疑問: 1. 我覺得這關難度遽增,想問之後的關卡甚至是逆檢2也都是這樣的難度和遊戲模式嗎? 這一關的空間與時間跨度非常長,殺人事件被包裝在一起綁架事件中。我玩到大約 3/4 的時候連綁架的細節都還沒搞清楚,更別說殺人的部分 逆檢中很多舉證我覺得非常跳躍,跳躍到我卡關偷看攻略後都會覺得「這樣也行?」而不 是「原來如此」 加上前面提到調查流程被切得很碎,導致各場景之間取得的線索缺乏連貫性 例如西部區的模型劍既被拿來卡門,竟然又剛好是鬼屋中兇手拿來敲暈御劍的工具 這關多次強調兩個嫌疑人的慣用手、以及布偶的右手能否拿東西,當作推理依據 結果御劍竟然只用「兇手為了偽裝所以用非慣用手打人」這個推論就成立了,居然沒有其 他角色反駁!? 模型劍上沾血的位置也被當作用哪隻手打人的證據,但我隨便都能想像用另一隻手也能造 成類似結果 再例如盜盜模擬舞台那段,什麼「中槍角度」、「誰在台上誰在台下」、「機車輪胎痕」 最後通通沒意義,因為那根本不是案發現場... 2. 第二個問題是:逆轉系列是不是本來就不太強調整體事件的沙盤推演?很多細節好像 都沒交代清楚 例如逆裁1第四章中有說警察是事發隔天才發現屍體並逮捕御劍,那御劍在事發當下被一 個陌生人連開兩槍,結果還能悠悠哉哉開船回岸、睡個覺,直到隔天才被抓? 又如逆裁2第一章,真子接到犯人的電話後為什麼和死者分開? 人去哪了才導致被害人被 推下去摔死? 這些細節是我平常看推理作品時會特別在意的點,但玩逆轉系列時糾結這些似乎反而會讓 我降低代入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48.10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eam/M.1753022417.A.860.html

07/20 22:43, 3小時前 , 1F
逆檢我是覺得邏輯比較亂,而且這遊戲實際發售是在4代後
07/20 22:43, 1F

07/20 22:43, 3小時前 , 2F
所以我是比較建議先把逆裁1-3完畢再碰逆檢(?
07/20 22:43, 2F

07/20 23:39, 2小時前 , 3F
逆轉系列的本質就是連連看而已,關鍵字對關鍵字,所以
07/20 23:39, 3F

07/20 23:39, 2小時前 , 4F
你哪裡卡就去對關鍵字。
07/20 23:39, 4F

07/20 23:43, 2小時前 , 5F
劇情就不要認真,很多實際上根本不可能實現或發生的。
07/20 23:43, 5F

07/20 23:45, 2小時前 , 6F
這樣裡面有些硬解的部分你應該會吃不下
07/20 23:45, 6F

07/21 01:06, 1小時前 , 7F
逆檢1劇情普遍評價就是比較低,但2評價高很多
07/21 01:06, 7F

07/21 01:07, 1小時前 , 8F
另外逆轉你用現實邏輯太認真就沒意思,123還是邏輯算比
07/21 01:07, 8F

07/21 01:07, 1小時前 , 9F
較好的,你這樣可能大逆轉12跟456會玩不下去
07/21 01:07, 9F

07/21 01:19, 1小時前 , 10F
大概逆轉123破關後,後面作品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不夠味了
07/21 01:19, 10F

07/21 01:31, 1小時前 , 11F

07/21 01:32, 1小時前 , 12F
逆轉裁判大概就是這樣一個遊戲
07/21 01:32, 12F

07/21 02:18, 17分鐘前 , 13F
剛打完四 不少理由真的蠻硬且沒邏輯要的,當看看故
07/21 02:18, 13F

07/21 02:18, 17分鐘前 , 14F
事就算了
07/21 02:18, 14F
文章代碼(AID): #1eVF_HXW (Steam)
文章代碼(AID): #1eVF_HXW (S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