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TGDF2016《境界之詩》吳以尋:營收一時

看板Sheena (境界之詩Tactics-希娜科技)作者 (S音)時間9年前 (2016/07/03 11:01), 9年前編輯推噓18(18030)
留言48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TGDF2016《境界之詩》吳以尋:營收一時評價一世,生存與夢想的予盾 來源: http://goo.gl/B8lpv7 內文轉貼(無附圖): 7月1至2日為TGDF2016的開辦日期,今日(7月1)的首場講座就是由《境界之詩》的製 作人吳以尋以「矛與盾」為題,講述開發過程中團隊間以至遊戲推出後,玩家與營運方, 在立場及觀點上的種種矛盾,當中要如何找到各個衝突的平衡點,每每決定了團隊及作品 可以走多遠的命運。今日,他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獨立開發團隊的生存指南。 一段關於自己及開發之旅的故事 講座開始之先,他就截取維基百科上一段有關卡自己的簡介為開場白 「吳以尋,綽號尋尋,電腦遊戲製作人、作曲家以及軟體工程師,任職於臺灣遊戲開發商 希娜科藝,目前身兼遊戲製作人與執行長的工作,代表作為《境界之詩》。」 對於一個設定狂,有時候單靠音樂、繪畫以及文字,可能滿足不了他對世界觀構築和分享 的慾望。加之做過音樂外包、遊戲相關工作經驗及資訊工程碩士的關係,因利成便,又再 開始起遊戲制作,更說服了學長一同建立了「希娜科藝」。 市場調查,估算生存可能 決定以SRPG為遊戲題材前,吳以尋曾打掉2個專案企劃,又從巴哈姆特討論區的社群表 現來估算玩家及付費用戶的比例,推斷人口是否足以支撐開發團隊。由上至下看台灣有多 少玩家,當中有多少是日系畫風、SRPG愛好者同時又是會玩手機遊戲的,再由當中推算付 費用戶多少。 當初是估算只有10萬玩家,當中1000人付費結果是30萬玩家,多於3000人付費 結果出人意表當然是一個樂事,也不枉了製作人當初再去貸200萬來創業。由東京電玩展 出展到開發到推出,他整理了當中10個矛盾點及選擇來分享。 信心問題:如何面對周遭以及團隊間對專案的想法 創業做遊戲是一件高風險之事,而且更是挑戰自己和團隊信心的事。身邊不乏親人苦口 婆心說「如果去打工,生活收入就不止於此」。開初成立公司,躊躇滿志,當時情緒卻在 自信與自卑間游走,這種心理狀況如沒有得到正視,相信遊戲也不會出世吧? 開發經費:無止境的盡善盡美 由於開發很容易陷入一個想盡善盡美的情況,畢竟大家都想遊戲以最完美的姿態出現於 人前。這個狀況會令團隊的開銷預算推高以及影響遊戲推出日期。由2014年團隊參展TGS 算,足足推遲至去年6月才進行封測,以前期的宣傳時間起計,比預算晚了一年。最後有 關收尾的情況,吳以尋一再強調其重要性及難度,而《境》一作推出時,比原定少了約三 分之一的內容。 如果要為他的收尾說法下一個注腳,其實是一種以戰養戰的概念,只是拿捏如何得當卻不 是簡單之事。 那些該被砍掉的專案:開發日程及營收方式 於《境界之詩》推出之前,吳以尋曾有2個專案遭砍掉。第一個是自己和學長晚上閒時 做的PC遊戲,後來覺得只靠兩個人進度太慢,完成之日不可期,且屆時遊戲生態可能已經 與今相去甚遠;第二個是一款ARPG,今次規模換置成能夠在手機上玩,然而問題是這若是 一款免費課金制遊戲的話,營收轉蛋等位置太小,會支持不下去,是故又再砍掉。而這最 後的成品就是考慮成本,開發規模及營收平衡的結合作。 上線後的產品更新週期 遊戲推出後開始賺到一些收入,而這個收入該用來持續開發現作還是另投資新作好。更 新太快可能玩家不適應,太慢又會跑掉玩家,要找到平衡點不容易。加之開發團隊規模日 大,工作效率、士氣以及資金問題都會影響進度。團隊的士氣及木桶理論是今天吳以尋一 再強調的部分,看來感受很深。 市場的狀態與規則就是不確定性 製作人覺得遊戲花錢行銷是一個要仔細估量的事情,尤以資金捉襟肘見的團隊為甚。主 流的衝榜刷榜自然做不到,開銷太大,但現在遊戲在AppStore和Google Play上多如牛毛, 推出一個沒有行銷的遊戲猶如石沉大海,無以復見。要指細考慮LTV(Life Time Value) 和CPI(Cost Per Install)的關係。吳以尋決定行銷以賣口碑為主,降低開銷。 14年的時候《境界之詩》於TGS得到4Gamer的Indie獎項,提高了台灣玩家對遊戲的認識。 此外,遊戲的日系聲優宣傳曝光,亦令玩家開始關注這款遊戲,以此種種來進行行銷。 海外發行 發行的風險對他而言太高而且不合理。原因是開發團隊無法保證發行商會好好看待自己 的親兒子,對發行商而言,《境界之詩》可能是數百款遊戲的其中之一:但對吳以尋來說 是唯一的愛子,加上分成比例高,收入變相少了卻又無法得到行銷保證,倒不如自己來。 他對其他開發者建議如果想找發行的話,在合同簽訂時,注意有關發行商的最低行銷開支 ,來保障自己的遊戲不會默默無聞地死亡。 至於海外如日本的話,日本的行銷成本是台灣三倍,且沒有了本土優勢,加上海外發行商 對台灣遊戲可能以試探形式看待,各種隱憂合起來就對海外發行的形式予以保留。 數據派與直覺派的反應 這個狀況是很常見於遊戲推出新活動或轉蛋後,有時出現劣評的情況,玩家怒不可遏; 可是在數字上來看,卻是有很多收益。以上這個情況屢見不鮮,營運可以做的是平衡玩家 情緒和營運數據的衝突。比如「轉蛋保底」是一個方向,讓輕量玩家也可以估算得到投資 的回報,不致轉轉轉,臉黑吃土,一無所獲而拂袖而去。 手機遊戲的宿命 及 玩家與官方的距離 由於時間所限,這個部分的詮釋略有急速,卻不難心神領會,手機遊戲的壽命有限,內 容要同時兼顧新手課長老手無課金玩家絕不容易。當中最大的矛盾是官方和玩家之間的立 場對立,不是說官方一定黑心而玩家貪心,而是在根本上之有不可填補的鴻溝。如圖上的 例子可見,玩家意見紛陳,甲說項之事可能就是乙不滿的地方,這個位置已經有矛盾了, 官方委實是聽又死不採納又死。運營要有自己的想法,一定抗壓力以及平衡各人利益的能 力。 結語 最後吳以尋以一句「營收一時評價一世」作結,一次的營收推高有機會導致玩家的不信 任、出走、負評,這樣對遊戲自然打撃很大,但日後如果有其他新作推出,如斯印象揮之 不去,可是會大大影響往後的各個作品,作為開發者及運營方可以是戒之慎之。 ------------------------------------------------------------------------------ 幫忙整理的懶人包結論: 1.原本估算是10萬人1千人付費,結果是30萬Realm玩家多於3千真Realm玩家付費 可喜可賀 2.比原定少了約三分之一的內容 3.因為是自己的愛子,所以自己發行,然後日本發行因為充滿不確定性所以保留中(而且 日本行銷成本是三倍) 4.罵很兇的活動或轉蛋往往營收很好看(梅紅?,大王女?),要如何平衡玩家情緒跟營收是  個學問 5.吳以尋「營收一時評價一世」心之俳句 -- 有時候,有些事比贏球更讓你感動 (Sometimes, this game is more than just the final scor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115.1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ealm/M.1467514894.A.C15.html ※ 編輯: sdfsonic (118.160.115.144), 07/03/2016 11:03:05

07/03 11:09, , 1F
總之先 幹你尋尋
07/03 11:09, 1F

07/03 11:34, , 2F
推心之俳句
07/03 11:34, 2F

07/03 11:38, , 3F
真想知道境界的整體評價到底如何
07/03 11:38, 3F

07/03 11:40, , 4F
我感覺是不差,但評價似乎各種慘
07/03 11:40, 4F

07/03 11:48, , 5F
按照這樣的說法 營收應該遠大於預期 結果呢?
07/03 11:48, 5F

07/03 11:49, , 6F
結果玩家福利也沒比較好
07/03 11:49, 6F

07/03 11:55, , 7F
應該有徵更多人吧?立繪3D活動質量的進步也不是無感吧?
07/03 11:55, 7F

07/03 12:02, , 8F
最傷的時期就是初期明顯有賺跟人氣 但是整體遊戲卻絲毫
07/03 12:02, 8F

07/03 12:02, , 9F
沒感受到進步跟企劃內容..幾次活動消磨下人就撤光了...
07/03 12:02, 9F

07/03 12:04, , 10F
感受到進步大概是今年開始 可是以前舊傷加上幾次新放火
07/03 12:04, 10F

07/03 12:04, , 11F
事件 導致這進步也很難拯救人氣跟評價了
07/03 12:04, 11F

07/03 12:05, , 12F
整體評價這很難量化 最能量化的就是上線人數跟課金人數
07/03 12:05, 12F

07/03 12:06, , 13F
推出超爆幹強的轉蛋自然營收會上升 但是對遊戲評價就容
07/03 12:06, 13F

07/03 12:06, , 14F
易下降
07/03 12:06, 14F

07/03 12:09, , 15F
可以a我ID 11月初跟12月底兩次排名活動參與人數
07/03 12:09, 15F

07/03 12:09, , 16F
11月初還有9664人碰活動拿到最低分 12月底只剩5661人
07/03 12:09, 16F

07/03 12:10, , 17F
或許也能看作甜蜜期結束? 大概推出半年這樣
07/03 12:10, 17F

07/03 12:10, , 18F
那是我最深刻感受到人氣大幅下降的時候..
07/03 12:10, 18F

07/03 12:11, , 19F
不過這次新排名活動(下周) 會是個好收驗2.0至今人氣跟
07/03 12:11, 19F

07/03 12:11, , 20F
玩家人數的好時機
07/03 12:11, 20F

07/03 12:18, , 21F
罵越兇營收越高也不是一定吧,深紅姐妹表示:
07/03 12:18, 21F

07/03 12:20, , 22F
我覺得跟營收相關項目很多,沒什麼是完全正相關的
07/03 12:20, 22F

07/03 12:23, , 23F
現在大概不到三千玩家的兩倍了...?
07/03 12:23, 23F

07/03 12:23, , 24F
大王女排名那次有三千人嗎
07/03 12:23, 24F

07/03 12:34, , 25F
其實整體還OK 問題是長年小包太多累積下來變成大包了
07/03 12:34, 25F

07/03 12:47, , 26F
OB快一週年了,之後若跟這次一樣沒燒,應該會更穩吧
07/03 12:47, 26F

07/03 12:47, , 27F
? 雖然也一堆大課退了…
07/03 12:47, 27F

07/03 13:17, , 28F
不知道遊戲會不會有世代交替,一批大課退後再來一批大課
07/03 13:17, 28F

07/03 13:34, , 29F
很難 所以遊戲公司才研發出換皮模式 新的才能騙到新課長
07/03 13:34, 29F

07/03 13:34, , 30F
然後就演變成炒短線的模式了
07/03 13:34, 30F

07/03 15:40, , 31F
小包不斷 大包也偶爾出現 每次包就會走一些人
07/03 15:40, 31F

07/03 15:41, , 32F
至少我被境界嚇到不敢再碰國產遊戲了
07/03 15:41, 32F

07/03 17:41, , 33F
王女排名我記得有超過3000,有特地點到最後看w
07/03 17:41, 33F

07/03 19:00, , 34F
人數掉最多的活動就是第一次泳裝
07/03 19:00, 34F

07/03 19:01, , 35F
但會掉最多並不是活動最爛
07/03 19:01, 35F

07/03 19:01, , 36F
而是大部分非最最高成本課金遊戲宿命
07/03 19:01, 36F

07/03 19:02, , 37F
大部分遊戲初期才是最賺的 所以才一堆炒短線廠商
07/03 19:02, 37F

07/03 19:03, , 38F
這就是人性的體現 廠商想賺錢 玩家只會跟風不會看內容
07/03 19:03, 38F

07/03 19:04, , 39F
比起後來的小包大包 第一次活動沒辦好
07/03 19:04, 39F

07/03 19:05, , 40F
風向被酸酸帶走一款遊戲就別想當大賺遊戲
07/03 19:05, 40F

07/03 19:06, , 41F
突破這種課金宿命除了高端月費遊戲以外(ex:EVE online)
07/03 19:06, 41F

07/03 19:07, , 42F
就是要靠高成本去增加研發和行銷預算
07/03 19:07, 42F

07/03 19:08, , 43F
或某些超低成本遊戲那套靠超重課生存的方法
07/03 19:08, 43F

07/03 23:03, , 44F
境界整體評價不錯了 希望能有穩定的營收 持續生存下去
07/03 23:03, 44F

07/03 23:27, , 45F
難度愈來愈誇張,不抽OP角等吃屎
07/03 23:27, 45F

07/04 00:59, , 46F
以國產來說已經不錯啦. 成本才 200W 真是意外
07/04 00:59, 46F

07/04 00:59, , 47F
200w 已經燒不到一年就沒了吧 @@
07/04 00:59, 47F

07/04 09:12, , 48F
加油吧 投資了一點
07/04 09:12, 48F
文章代碼(AID): #1NU80EmL (Sheena)
文章代碼(AID): #1NU80EmL (She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