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無] 角色簡介~上杉謙信
看板Sangokumusou (真·三國無雙)作者Landius (原來我是漆原派啊)時間13年前 (2012/04/01 22:10)推噓16(16推 0噓 3→)留言19則, 12人參與討論串1/1
巴哈小屋部落格圖文版: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1559125
上杉謙信(うえすぎ けんしん)
【遊戲中的上杉謙信】
《聲優》中田讓治(大澤事務所所屬)
無雙歷:德川家康;
代表作:佛肯『聖天空戰記』
卡修『羅德斯島戰記英雄騎士傳』
艾卡多『HELLSING』
土方歲三『PEACE MAKER鐵』
基度山伯爵『岩窟王』
GIRORO伍長『KERORO軍曹』
安錫爾.歌爾德史密斯『血戰』
迪特哈特『反逆的雷路許』
言峰綺禮『Fate/Stay Night、Fate/Zero』
啪呀.里賓克斯頓上校『大魔法峠』
梵.古蘭茲『深淵傳奇』…等
吹替、特攝與電視節目旁白都有執業
《第一人稱》我(われ)、謙信(けんしん)
《特定人稱》宿敵(しゅくてき,對武田信玄)
《口癖》「オンベイシラマンダヤソワカ、毘沙門天よ、…」(1代限定)
「闘争は愉悦」、「破邪顯征」
《武器》七支刀
《秘藏武器》天叢雲(1~3)
燄光毘沙門天(1猛)
円光毘沙門天(2猛、3猛)
《關聯角色》武田信玄
前田慶次
今川義元
伊達政宗
直江兼續
織田信長
柴田勝家
綾御前
真田幸村
戰國時代的二次創作中,通常的重頭戲不外乎織豐德時代的本能寺之變、關原合戰
以及大坂之陣三場,非織豐德的部份就是這個龍虎相爭的川中島合戰,既然是重頭戲,
那麼兩位主角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自然沒有不登場的理由,也因此上杉謙信成為初代15
位首要登板的角色之一。
在各項二次創作中,最穩定的做法就是一如往常,將謙信公塑造為義將、軍神、毘
沙門天的權化,本系列的謙信公亦走此道;而本系列的謙信公除了上述的通常要點以外
,還是個打從骨子裡就愛戰鬥的戰狂,因此常常以「闘争は愉悦」掛嘴邊,或是3代以
後將『破邪顯征』取代原本的『義』,確立所謂的正確與大義是要靠爭鬥而建立的,也
因為自己是毘沙門天的權化,因此自己的道路就是天神的具現化,破除邪道彰顯真理才
是正道。
1代的謙信比較表彰自己是毘沙門天的權化,因此每次開戰時都有毘沙門天的真言
,2代以後就變成只有各章節旁白之後的自述部份才會聽到了。
造型方面,謙信一開始是僧兵裝加上仁王臉為主體,佐以白袍黑鎧,之後的路線也
大抵不變,2代造型比較偏向武將,3代則因為受到大河劇「風林火山」的Gackt謙信影
響、姊姊綾御前的登場,以及配合Gackt唱主題曲的行銷策略(3代要開啟主題曲play的
要素,是先全破一次謙信的劇情),雖然沒有特意把謙信變得完全如Gackt謙信的面容
,但面貌變得比較清秀、整體較為年輕化,是很明顯可見的。
動作面來看,1代的謙信是很基本的劍系武將,只有C1的光球算是有點和神靈沾得
上邊,2代以後變成通常攻擊型角色,特殊技有毘沙門天權化增加攻擊力,也有式神之
類的技巧,C8和2代猛將傳新增的C9也是光球的應用,這時的謙信才真正有破邪顯征的
樣子。3代的特殊技只有權化,然而在高威力C技較難使出的環境下,操作謙信公是要
有一點心思的。
劇情方面,1代的劇情在第一關川中島之後,就比較偏原創要素了,謙信在鬼謀的
信玄面前,突破所謂的小手段(小細工)後,不是與信玄合作就是和信玄在川中島來個
最終決戰,因此全系列的川中島來說,意外地1代是最完整地圖要素、地理位置也完全
正確的大地圖關卡,反而2代與3代的川中島被砍戲一半不說,2代的地圖也變得比較小
菜、3代川中島根本是兼用地圖…。
2代則是將劇情拉到正式與織田勢力對決,因此增加了手取川之戰的關卡,除了延
續1代和武田信玄寫做宿敵唸做碰友的路線以外,也確立了謙信擁有天生直感軍略家的
一面;3代則是將時間線拉到關東三國志,增加了另一位強敵北條氏康,但最後三家同
盟,另外也描寫了與姊姊綾御前之間的感情,在謙信『破邪顯征』的理念下,也有著將
戰勝的果獻給愛姊的私情一面,然而在綾御前的面前,本系列講究「強者的宿命便是戰
」的謙信,似乎只限愛姊面前,也有著超人的容忍度了。
3代帝王傳則是在第六次川中島之戰中,確認宿敵信玄死亡,但在支撐武田家的次
代武將真田幸村身上看到信玄精神尚未消失,帶領上杉武田聯軍完成大業後,放心將世
道交給次代們,與天人永隔的宿敵交盃歡言。
【歷史上的上杉謙信】
《法名》不識庵謙信
《本名》長尾景虎(ながお かげとら)
→上杉政虎(うえすぎ まさとら)
→上杉輝虎(うえすぎ てるとら)
《通稱》謙信、越後之龍、越後之虎、聖將、軍神
《生卒年》1530~1578
《官位》彈正少弼(從五位下)、室町幕府越後守護代
→室町幕府越後守護、室町幕府關東管領
《主君》長尾為景→長尾晴景→上杉定實→上杉憲政→足利義輝→足利義昭
上杉謙信是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的四男,幼名虎千代。在謙信出生的年代,越後正
處於戰國的下克上風氣中,其父長尾為景迫害主君上杉房能自殺、在長森原合戰中擊敗
上杉顯定、將守護上杉氏宗家的權力架空後,上杉家分家出身的上杉定憲就糾結越後其
他勢力如揚北眾以外,也包括不服為景的長尾分家如上田長尾家也跟著攻擊為景。縱使
為景在這次的征亂中勝出,也不能根除上田長尾家,之後埋下了長尾政景(上杉景勝的
生父、謙信之姊仙桃院的丈夫)的叛亂,甚至謙信死後的御館之亂,不服景勝的越後土
豪勢力會以景勝是背叛者的兒子、上田來的小子之類的身份加以打擊。
1538年為景隱退,將家督讓給謙信的長兄晴景,謙信則在寺廟中受教育,一說是謙
信與其父感情並不算好,因此算是避開父兄之舉。1542年為景去世,但越後在晴景無能
的情況下,謙信是身穿甲冑回到春日山城奔喪的緊張狀況。1543年謙信元服,改名景虎
,受晴景命令出任古志郡司,牽制與打擊如揚北眾等反晴景的勢力。已無實權的越後守
護上杉定實打算將伊達稙宗之子時宗丸(後來的伊達實元,伊達成實之父)收為婿養子
,繼承家名。然而此舉又造成越後國人眾的分裂,但晴景並不能維持秩序,在1544年已
有看不起晴景的越後豪族,攻打年僅15歲的景虎所在的櫪尾城,反而被景虎發揮軍事天
賦,造成敵軍混亂之中,漂亮地重創敵軍,為謙信的初陣打響了名聲。
1545年,越後上杉家的老臣黑田秀忠為了幫被架空的主家報仇,攻入春日山城殺害
了謙信的二哥景康與三哥景房,之後就在黑瀧城進行籠城示威。謙信代長兄晴景,奉守
護上杉定實之名出陣,迫使秀忠投降,但隔年秀忠又造反,謙信再次出陣斬殺了秀忠,
相較於數度表現了武勇軍略的謙信,過於軟弱的晴景開始失去威望,轉向推舉謙信,因
此長尾兄弟兩人開始有了嫌隙。
支持謙信的越後國人越來越多,1548年謙信背後已經有揚北眾、與坂眾、北信濃的
豪族,以及謙信生母虎御前出身的古志長尾家的支持,相較之下晴景只剩下妹婿上田長
尾家等少數國人的支持;因此越後的神主牌上杉定實以守護之名進行斡旋,謙信以晴景
養子的身份進入春日山城,繼任家督成為守護代,晴景隱退。
1550年上杉定實去世後,沒有後代的情況下,當時的將軍足利義輝指任謙信為越後
守護,然而先前支持晴景的長尾政景(上田長尾家當主)一併失去權勢的情況下,於
1551年開始造反,謙信出兵鎮壓、政景失敗後,在其妻仙桃院(謙信之姊)的求情下免
去一死,甚至謙信將姊夫政景納為重臣之列。加上母家古志長尾的支持,因此在謙信22
歲的時候,守護代出身的府中長尾家總算完全統一越後。
1552年幕府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受到北條氏康的攻擊,逃至越後由謙信庇護,謙信將
春日山城下的御館讓給憲政,允諾憲政取回故地,因此謙信與氏康正式敵對。同年8月
謙信奪回憲政的平井城,北條幻庵從上野國退走,謙信因此取得從五位下彈正少弼的官
位。同時,甲斐的武田晴信(之後為信玄)侵攻信濃,因此謙信到1553年出兵以前,一
直接到信濃豪族們的求救,在村上義清被晴信打跑,逃向越後,謙信率軍出陣北信濃川
中島一帶,但晴信避免與謙信展開野戰的情況下結束出兵(第一次川中島合戰)。戰後
謙信上洛晉見後奈良天皇與將軍義輝,天皇下賜酒盃與劍一柄,要謙信不忘討伐敵軍的
使命,同時謙信也參觀了堺港與高野山,也接觸了參禪。
在1554年開始到1556年之間,長尾家不斷有家臣造反,謙信雖鎮壓了也原諒了這些
人,但陸續不斷的造反與鎮壓之間,1555年因武田晴信又想染指北信濃的情況下,謙信
再次出兵,兩軍對陣5個月沒有結果的情況下,今川義元自駿河北上斡旋後,兩家再次
退兵(第二次川中島合戰)。回國以後的謙信又得處理家臣造反的情況下,1556年謙信
就宣告出家,並且即刻往高野山動身,結果反而嚇到所有家臣,釣出真正被武田晴信策
反的大熊朝秀,被姊夫政景勸回越後的謙信立刻率軍轉向打擊從越中準備侵攻越後的朝
秀。
1557年武田晴信再次攻向受長尾家庇護的領地內,激怒的謙信再次出兵奪下北信濃
的許多據點與城池,但晴信依舊不和謙信做決定性的合戰,兩軍相持數個月之後又退兵
(第三次川中島合戰)。1558年謙信再應將軍義輝的要求上洛,後盾不在的北信濃豪族
又被晴信吃下,到了1559年,晴信將勢力範圍推向川中島以北的善光寺。
1559年謙信的上洛取得了相當於管領的待遇,回國以後的謙信出兵關東,聯合舊上
杉管領家勢力諸豪族進攻北條氏領地,將氏康逼到籠城小田原,而且取回了古河御所,
廢了北條氏擁立的足利義氏,迎回足利藤氏擔任古河公方。然而此時武田晴信在川中島
與善光寺一帶建立了海津城,盯著長尾家的勢力範圍,謙信圍城小田原一個月後也只能
回國,在這期間謙信在鎌倉接受上杉憲政的請求,成為憲政的養子繼承上杉家與關東管
領一職,接受憲政的偏諱,改名上杉政虎。
1561年謙信率18,000兵力再次出兵北信濃,與武田信玄再次於川中島對決,這次終
於在謙信與信玄的謀略運作下,進行了後世可歌可泣的八幡原合戰(第四次川中島之戰
),武田軍於合戰之中遭到了重創,武田信繁與山本勘助等人戰死,上杉軍在後繼無力
之前儘速退離戰場,兩軍暫時無力交戰的情況下,上杉與武田之間的北信濃爭端就暫時
平息下來。
同年武田家開始對上杉管領家的舊領上野出手,北條氏康也應信玄的出兵而再次展
開軍勢,謙信雖然有派兵前往關東,但川中島的損失尚未恢復,因此退回越後。謙信的
軍勢一退,結果關東諸勢力又改投氏康的勢力圈下,兩勢力開始陷入膠著。12月謙信應
將軍義輝賜偏諱,由政虎改名輝虎,與北條軍交戰中的謙信,也直接在上野過年。最後
關東勢力變成了謙信與房總半島的里見氏結盟牽制氏康,氏康、信玄靠著三國同盟,由
氏康迎戰、信玄鉗制謙信的局面。
這樣兩勢力膠著一進一退的情況,讓謙信在關東度過了兩次的過年,雖不斷有局部
的勝利但未能徹底根除北條家的霸權,直到了1564年,謙信再次聽聞信玄又往北信濃動
歪腦筋,才回到越後的國土。
回到越後的謙信再次出兵川中島一帶,但這次謙信與信玄對峙60天以後兩軍接受將
軍的斡旋退兵(第五次川中島之戰),這次是兩位豪傑最後一次在川中島的交手,信玄
得到信濃守的大義名份佔領了幾乎信濃的全部領土,但也無法再往越後接近一步。
但謙信回越後處理與武田之間的爭執期間,關東豪族又不斷地靠向北條氏,1565年
,謙信為了打通通路與救援佐竹義重出兵關東,北條氏康退兵,同時與謙信結盟的里見
氏也被北條氏康打到快要完蛋的情況下,謙信開始直接殺去救援里見氏攻打臼井城,但
在北條家的軍師白井入道淨三的謀略下,臼井城仍然沒有淪陷於謙信之手。謙信救援里
見氏的行動失敗後,關東勢力開始投向北條勢力圈,謙信在信玄與氏康的挾擊下也趨於
守勢,而且謙信也開始和一些友軍不同調,例如常陸佐竹家(義重)也開始不支持謙信
的關東經略,轉而攻擊周邊勢力建立自己的霸權勢力圈,最後謙信的勢力圈範圍為上野
、武藏、下野、下總、常陸的一部份豪族,謙信的關東經略也就此停住。
1568年足立義昭在織田信長的支持下當上將軍,謙信也受領了新將軍所命的關東管
領職,加上信玄將目標改向駿河的今川氏真,因此謙信也開始將勢力圈向越中拓展。在
謙信平定越中一向一揆的期間,揚北眾的本庄繁長接受信玄的策反起兵造反,謙信只好
退回越後,轉向鎮壓本庄繁長;此時今川氏真一度向謙信請求牽制信玄防止信玄入侵,
但謙信沒有餘力管這件事,可謂是信玄排除多餘外患的勝利,然而也造成了三國同盟的
破滅,氏康轉而與信玄為敵。
1569年在蘆名盛氏、伊達輝宗的斡旋下,謙信原諒本庄繁長,並且降伏繁長的友軍
大寶寺義增,因此直接獲得出羽的庄內地方。同時與信玄破盟的氏康,反而處於三面皆
敵的不利局面,因此氏康向謙信提出了和睦與盟約。起初謙信因為北條家的反抗不太積
極理會此事,然而在越後國內渴望不要再出兵關東的聲浪下,促成了甲越同盟,互相確
立勢力範圍以及要求氏康承認幕府體制下的古河公方。然而甲越同盟造成了反北條諸勢
力對謙信的不信任感,並且等同與里見氏斷交,因此里見氏轉而向信玄同盟。
1570年謙信應氏康要求出兵挾擊上野的武田軍,戰後氏康將七男三郎送至謙信身邊
做為人質,而謙信收為養子後,將自己最初的名字景虎賜與三郎。同年12月謙信出家,
法號『不識庵謙信』,此時才是真正「上杉謙信」之名的開始。
1571年謙信再度率領28,000兵力攻向越中,越中的椎名康胤雖然逃走,但與在地的
一向一揆聯合不斷騷擾謙信,同年11月應北條氏康要請出兵解圍佐竹義重攻打的小田氏
治。然而,1572年氏康去世後,繼任的氏政改與信玄結盟,與謙信斷交,雖然在利根川
謙信與甲相聯軍對陣,但之後信玄應信長包圍網出兵,又事先誘發越中一向一揆,讓謙
信只能把注意力放在越中,無暇理會關東與北條氏政。
謙信在平定越中一向一揆時,起初受到很大的抵抗,加上信玄再誘發加賀的一揆軍
助軍,有很長的時間謙信無法取得優勢,但在9月謙信成功將一揆勢誘至野戰後,就是謙
信活躍的時刻,越中的一揆軍因此壞滅,謙信繼續往越中、能登、加賀的國境推進。此
時受到信玄出兵之苦的織田信長,轉向與謙信要求同盟,謙信允諾結盟。1573年信玄再
次策動越中的一揆勢力,想要讓謙信回不了越後,然而謙信再次擊潰一揆勢力與椎名康
胤。
同年4月信玄病沒以後,謙信再次攻向越中,決心將越中變為自己的領國,而不是只
有從父親那代的管理權而已,將越中半國納入領國範圍內以後,北條氏政又侵攻上野,
謙信只好迅速率軍開往上野,在1574年2月與氏政在利根川第二次對峙,但因為利根川是
盛水期而無法進一步渡河。氏政的攻略與佐竹等其他勢力的見死不救下,謙信只能維持
其勢力圈,其他關東諸地謙信的重要據點則慢慢納入北條氏政勢力圈的傘下。
1575年謙信將收養自上田長尾家的養子喜平次顯景改名景勝,並將自己的官位彈正
少弼讓給景勝。
1576年織田信長趕走將軍義昭,流落至毛利家的義昭等同於幕府的滅亡,因此謙信
轉與信長敵對,成為義昭策畫下的第二次信長包圍網之中最重要的要角(然而其他的包
圍勢力比第一次的情況更弱)。謙信於同年9月再次進軍越中與能登,加速上洛速度,於
同年11月包圍能登守護畠山氏的七尾城,然而北條氏政又在謙信的背後搞鬼,能登又被
畠山氏的勢力奪回,謙信於1577年閏7月再次攻向能登七尾城,在城內疫病害死當主春王
丸的情況下,重臣遊佐續光於9月起兵殺害支持信長派的長續連,向謙信開城投降。
然而已經接到長續連支援要求的信長,派柴田勝家等北陸軍團馳援能登,但能登已
經早一步被謙信攻下而勝家這邊並不知道,勝家在加賀手取川渡河後5日,勝家終於接到
能登已經陷入謙信手下的情報,在退兵的同時隨即遭到謙信的埋伏,加上湍急的手取川
阻去退路的情況下,織田軍總崩。這時謙信的勢力範圍,循北陸道向京都方向,已達到
加賀國的一部份了。
1577年12月謙信回到春日山城,準備於明年3月再度起兵,但在出陣前5日一覺不醒
,通說是腦溢血,享年49歲。其遺骸身著全副武裝、帶著配刀封入甕內以漆封密存,在
景勝後來改易米澤時,也將謙信的遺骨封於米澤城,明治維新以後才納入上杉家歷代當
主的宗廟當中。
然而,因為謙信生前未指明接班人,因此在政權世代交替之中,出現了擁立景勝與
景虎兩派之間,以血洗血的『御館之亂』,就連上杉家的重臣也都嚴重分裂為兩派,後
續影響至新發田之亂、甚至是長谷堂合戰。
--
在妖蛇出現的異世界末日,隨時有哪位英傑戰死,一點都不奇怪,但…
姜維「我本來不會犬死在一個傳令兵手上的,直到我膝蓋中了一箭…。」
劉禪「那個,我好像忘記哪個人似的…?」
劉禪「張郃將軍,可不可以換個舞步,我有點看膩的說…。」
星彩「那個…我們好像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無双Orochi 2.期間宣傳簽名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4.161.125
推
04/02 00:04, , 1F
04/02 00:04, 1F
推
04/02 00:06, , 2F
04/02 00:06, 2F
推
04/02 00:09, , 3F
04/02 00:09, 3F
推
04/02 00:23, , 4F
04/02 00:23, 4F
推
04/02 01:08, , 5F
04/02 01:08, 5F
推
04/02 02:14, , 6F
04/02 02:14, 6F
推
04/02 05:47, , 7F
04/02 05:47, 7F
推
04/02 08:13, , 8F
04/02 08:13, 8F
→
04/02 08:14, , 9F
04/02 08:14, 9F
→
04/02 08:16, , 10F
04/02 08:16, 10F
推
04/02 10:14, , 11F
04/02 10:14, 11F
→
04/02 10:15, , 12F
04/02 10:15, 12F
推
04/02 10:24, , 13F
04/02 10:24, 13F
推
04/02 11:46, , 14F
04/02 11:46, 14F
推
04/02 13:23, , 15F
04/02 13:23, 15F
推
04/02 14:13, , 16F
04/02 14:13, 16F
推
04/02 22:33, , 17F
04/02 22:33, 17F
推
04/03 01:49, , 18F
04/03 01:49, 18F
推
04/03 22:06, , 19F
04/03 22:06, 19F
Sangokumusou 近期熱門文章
PTT遊戲區 即時熱門文章
-51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