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I3] 策略指南摘要11.重要軍事概念
作者 ahtwang (花枝阿伯) 看板 Strategy
標題 [HOI3]策略指南摘要11.重要軍事概念
時間 Fri Aug 21 15:06:20 2009
───────────────────────────────────────
http://docs.google.com/View?id=dcmnmc9j_11fm3zjvd3
《策略指南摘要10.重要軍事概念》
一、優勢武力
- 以質量的優勢造成相對上的虛實,而以我之實,攻彼之虛
- 不論攻守,優勢火力都很重要
- 優勢火力也是個戰略上的考量
- 戰略撤退的部隊保有其質量,能退回預先建好的堡壘、第二防線等
- 藉後退而相對提升己方質量
- 侵略方會愈打愈難前進
- 但是一昧後退也代表人力、產能、原料等落入敵軍手中
- 長期下來國力大降
二、武力經濟
- 以最有效益的方式利用所有可利用的武力
- 也就是不要浪費一兵一卒
三、武力投射
- 使國境以外之處感受到你武力的影響
- 範例:珍珠港空襲、航母作戰等
四、聯合作戰
- 讓互補的單位混合作戰
- 坦克用厚重裝甲和強大火力讓敵線崩潰,掩護步兵移動
- 步兵能快速反應有效排除敵方反戰車步兵
- HOI3 以「軟度」來模擬這種情況
- 軟度為 33-66% 即可擁有聯合作戰加成
- 這是遊戲中加成最重的一個效果
- 聯合作戰只看師單位,每個師能不能加成只看自己的構成
五、深度防禦
- 兵全堆在邊境不一定最好
- 會有堆疊懲罰
- 作戰寬度有限
- 例如邊境省只駐防三個師
- 但往後退一個省又有兩個師
- 如此邊境戰線崩潰時,敵方面臨的是另一線以逸待勞的守軍
- 而且撤退的守軍不必馬上接戰,而有時間恢復
- 換成是第二線的部隊承接下一波攻勢
- 能有效防止敵軍執行突破包圍戰術
- 除非敵軍有空偵或雷達站,不然不會知道你究竟準備了多少層防線
六、暴露度
- 突出戰線而導致部隊遭受多方的攻擊:暴露於敵火力之中
- 突出部可能被敵軍從根部切斷,形成包圍
- 攻、守雙方都互相會有突出的省分
八、互助
- 每個省都會鄰接多個省,鄰接省分裡的部隊應該要互助
- 例如敵省A、B、C和我國X、Y、Z相對
- 我們從 Y 進攻 B
- 讓 X 進攻 A、Z 進攻 C
- 如此可「釘住」在 A 和 C 的敵軍
- 他們因為已在戰鬥所以無法投入 B 省的戰鬥
- A 和 C 省的戰鬥打不贏沒關係,因為目標在拿下 B 省
- 所以成功後就讓 X 和 Z 的部隊撤退
- 從多個省發起攻勢打同一省,能提高我方加成
- 有時甚至可以考慮投入沒什麼效果的部隊,只是為了提升加成
- 同樣地,被敵軍從多個省進攻,我方守軍也就承擔更高的懲罰
九、火力偵察和佯攻
- 用小部隊攻擊敵人,視情況撤退或投入主力
- 攻擊時,可以獲得敵省等級 9 情報
- 佯攻目的在使敵人調動守軍,然後你趁虛而入
- 佯攻要成功,時間和投入的佯攻兵力都很重要
十、釘草人 (誤)
- 發動攻擊時,被其他敵軍從側翼打過來很危險
- 發動攻擊的省分愈突出,鄰接愈多敵省,就愈容易被打側翼
- 因此利用其他部隊主動出擊,把位於主力部隊側翼的敵軍「釘」住
- HOI3 敵軍反應時間最快可在一小時內
- 你的主力發動攻擊後,下一個整點對方可能就來攻側翼了
- 因此要釘住敵軍,就必須跟主力部隊同時出擊
- 不過這設定也可以加以利用
- 故意犧牲突出在外的部隊,讓敵軍攻其側翼
- 然後我們再用其他部隊攻敵軍的側翼
-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 不過若原本目標是要主力部隊突破,就不要用這種戰術
- 會變成倒行逆施
- 負責釘住敵軍的兵力並不用太多,因為贏不贏不是重點
- 重點在於把敵軍拖進這邊的戰鬥,使他們無暇去攻另一邊我們的主力
- 等到主目標戰況已定時,就可以命令其他部隊脫離了
十一、保持壓力
- 勝後再勝,不給敵人喘息時間
- 不讓敵人補充兵力、恢復組織度、建立防禦陣地
- 先鋒贏了之後,先鋒休息,以後備為先鋒繼續推進
- 這是一種消耗戰:能夠維持足夠戰力的一方,最終將勝出
十二、突破與包圍
- 突破指的是在敵防線打一個洞,把兵力倒進去
- 突破之後能把戰況繼續發展為包圍戰,由包圍戰而至殲滅戰
- 遭完全包圍的敵軍再戰敗時會被殲滅,兵力完全消滅
- 最有效的包圍戰術是蟹鉗陣形
- 同時突破兩個點,然後投入兵力,兩點在敵後會合,完全包圍中間敵軍
十三、側翼
- 當敵軍佔領鄰省,導致你的部隊要多承擔一個戰鬥方向
- 敵軍奪走你的側翼
- 戰線的方向因此改變
- 你可能必須投入更多防守部隊
- 狀況太嚴重時應該考慮戰略撤退
十四、戰略撤退
- 部隊有被包圍的危險時,應要退回較安全的省分
- 寧可失去領土,不要失去部隊
- 退後可以爭取時間,或在較合適的地形組成第二防線
- 戰略撤退是以空間交換戰略優勢,或以空間交換時間
十五、埋伏
- 把敵軍誘入突出的省分,再從多個方向圍攻
- 甚或是誘入袋中,然後收緊袋口,直接打殲滅戰
十六、利用
- 突破之後,就要利用部隊位於敵後的位置,發揮最大效果
- 有時可在敵後發現補給站,可以奪為己用
十七、匯流點
- 海灣、海峽等常形成海上交通匯流點,就是許多航路集中的海域
- 這是對攻守均重要
- 例如蘇伊士、巴拿馬海峽
- 有些海峽可以被鄰接陸地省分擁有國給封閉
- 敵國的貿易路線就不能通過這些海峽了
- 例如玩德國,可在戰前先送運輸船隊和護衛艦隊到地中海的盟友基地
- 然後戰時可利用夜晚來運兵到北非
- 夜間海上發現率低
十八、決定性勝性
- 死人是不會拿槍反抗你的
- 把敵部隊打到潰散也極有效果,因為潰散的部隊會返回指揮部集結
十九、案例研究:敦克爾克大撤退
許多英國人認為敦克爾克大撤退是英國最丟臉的一刻,但是因此而保存的兵力,
實際上卻是二戰的一個重要轉捩點。1940 年 5 月 26 日開始共九天的時間,
英國南岸每一艘船,不論大小,都被徵集去救回敦克爾克的英國遠征軍。
他們總共撤回了 33 萬 8 千,其中三分之一是法國部隊。
總共有七百艘大小船艦參與這次大撤退,損失九艘驅逐艦及九艘小型船艦。
德軍在這次因為指揮權限過度中央化,使得裝甲部隊錯失進攻良機,
盟軍才得以創造出這次「奇蹟」。
之後,盟軍又從聖馬洛與瑟堡撤回了 21 萬 5 千人。
應用:
- 敦克爾克是一個兩棲戰略撤退
- 部隊必須在港口集結,需要有足夠的運兵船
- 要預先計畫好撤退所需船量,多次往返的話還要計算時間
- 傘兵可搭飛機撤退
- 每個駐有敵軍的鄰省必須命令一個師去攻擊,釘住敵人
- 讓敵人來攻的話會變成我們的部隊被釘住而無法上船
- 等到最後讓斷後的部隊一脫離戰鬥就上船出港
- 這方面未實測,不確定遊戲機制究竟如何規定
譯註:本章許多軍事術語實在不熟,只得隨便形容了
重要軍事概念.完
--
Porfirio Diaz:「可憐的墨西哥,妳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
蛆蛆:「可憐的我們,離北京太遠,離吱吱太近!」
吱吱:「可憐的台灣,離美國太遠,離支那太近!」
鄉民:「可憐的阿宅,離正妹太遠,離電腦太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145.50
Paradox 近期熱門文章
PTT遊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