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I3] 策略指南摘要 7.後勤與補給
作者 ahtwang (花枝阿伯) 看板 Strategy
標題 [HOI3]策略指南摘要 7.後勤與補給
時間 Tue Aug 11 16:23:31 2009
───────────────────────────────────────
http://docs.google.com/View?id=dcmnmc9j_7f9m8fqdh
《策略指南摘要 7.後勤與補給》
- 部隊需要補給才能有效進攻
- 部隊需要補給和燃料,才能守住他們攻下的土地
一、基礎建設和流量
- 基礎建設為該地建設水準
- 即部隊與補給品穿越該省分的難易
- 有路線通往前線部隊並不保證就能補給到
- 還要看這條路線的「流量」夠不夠
- 例如把 100 個師疊在同一個省
- 會慢慢損失兵力,因為只能補給其中幾個師而已
- 斷補的單位無法補充人員
- 若近期戰鬥過,則也無法恢復組織度
- 在基礎建設水準低的國家內戰鬥,會難以確保足夠補給品
- 長期解答:提升基礎建設或港口 (在海外戰鬥的話) 等級
- 短期解答:軍部指派經驗高的指揮官
- 部隊休息時補給品消耗率降低,可慢慢恢復
- 或另外開拓新的補給路線,增添其他省分的流量進來
- 例如佔領其他港口,或在旁邊省分建設港口
- 長期戰鬥策略需要良好的基礎建設
- 打防戰時,敵人也會利用你的基礎建設
- 在易守而又需要支援大量部隊的地方提升基礎建設
- 佔領敵國境內省分時也一樣如此選擇性提高基礎建設
- 部隊修理速度也有部分要看所在省分的基礎建設
- 不過 HOI3 裡,基礎建設並不能提高天然資源的產量
- 只能用科技提升產量
- 在前線布署「戰地機場」時,會佔用該地前線的補給流量!
- 可能會導致空軍和陸軍搶補給
- 補給稅會大量消耗補給庫存
- 國家愈大、愈深入敵境,補給需求就愈高
- 若補給線上下雨或融雪導致泥土覆蓋道路,還會再妨礙補給
- 本國擁有 (非佔領) 的省分補給運輸較容易
- 若有系統性的補給問題,再攻擊只會使狀況更糟
- 像攻入蘇聯或中國的軍隊常發生
- 攻擊會加速消耗補給品
- 先解決補給問題再攻擊
- 無法解決:集中力量先開拓新的補給路線
- 若在敵後方逛大街,也可能可以搶敵軍補給品來用
- 在敵境移動時便可能會捕獲補給品,甚至發現補給站
- 有時停下來準備兩、三天,能讓補給線調適
- 也能讓部隊補充戰鬥補給,同時補充人員和組織度
* 每個部隊完全補給的狀態下,會持有 30 天戰鬥補給
- 意即在完全補給的狀態下被包圍,可守 30 天才斷糧
二、戰略再布署
- 陸上單位用戰略再布署時,是直接在地圖上移動
- 基本速度為 20,再視途經的省分基礎建設而增減
- 每天會減少 1 組織度
- 補給需求加倍
- 理論上,戰略再布署會受基礎建設所限,因為移動中加倍消耗補給品
- 但是他們不需燃料,這是好處
- 缺少燃料時可考慮戰略再布署
- 速度快,又改用補給品而非燃料
- 大多數地方都可以戰略再布署,包括就這樣一路衝進戰鬥
- 但因為途中會降組織度所以有風險
- 可在戰鬥前停下來,然後照常進攻
- 戰略再布署會降組織度,所以不建議如此直衝進戰鬥
- 不過遊戲並不禁止如此利用戰略再布署,所以也是一種可用的戰術
三、海軍基地與補給
- 海港規模會限制能進出港的補給量
- 有些地區會需要超過一個港口來維持補給流量
- 跨洋登陸或登島作戰時,可先預造一些等級 1 的海軍基地
- 一路上丟在佔領的地方
- 可分散補給來源、運輸方向,避免補給路線壅塞
四、補給地圖模式!
- 手冊的資料已舊
- 綠色愈多愈好,紅色代表有問題
- 每個省都有補給需求和補給流量數值
- 需求=流量:綠色,完全補給
- 流量=0:紅色,無補給
- 流量>0 但是流量<需求:棕色,補給不足
- 流量>0,而需求=0:藍色,庫存補給
- 庫存補給常發生在空軍調換基地時,原本預存的補給品就沒人要用了
- 這些藍色補給會慢慢回流進補給系統,不會浪費掉
- 有些省分還會加塗紅色斜紋
- 代表基礎建設所導致的限制
- 每個省的基礎建設等級會限制其最大流量
- 科技和閣員可提升最大流量
- 計算方式相當複雜
- 基礎建設度高的省分,像等級 10 的省,較不常發生補給流量被限的情況
- 但因路線關係,有些省分會成為瓶頸
- 用此地圖模式看蘇聯、烏克蘭地區,會發現有一區塗有紅色斜線
- 這就是普里佩特沼澤地
後勤與補給.完
--
我的志願是擔任台灣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大使,請各位鄉民多多支持。
敝人政見:
1.促成兩岸元首互訪。
2.中台平等互信的外交聯盟,共同市場的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
3.強化兩岸正妹帥哥交流團的往來………XD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142.229
Paradox 近期熱門文章
PTT遊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