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馬西屏-我的圍棋人生

看板GO (圍棋)作者 (逍遙山水憶秋年)時間1周前 (2025/08/08 23:15), 1周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篇蠻有趣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馬西屏 我的圍棋生涯 在東森電梯裡遇到嘉蕊姐,第一句話就說:「想看你的戀愛生涯」,整個電梯女生們都笑 出聲。出電梯碰到百晴,竟然也說同樣的話,真是「老年西屏的煩惱」 因為我在8月17號要到故宮參加圍棋比賽,這是我第一次正式參加圍棋比賽,很可能會拿 到段位証書,也是新的圍棋履歷。所以我決定先寫很多好友可能較不愛看的「我的圍棋生 涯」,但真的非常非常的精彩。我每一個人生履歷都在創造記錄,看圍棋就可知。寫「70 自述」主要給自己留下生命紀錄,因為要寫才會動手找資料,重新將人生履歷回憶,覺得 很快樂。 尋人生履歷、測己不測人 溫舊時堂燕、渡己不渡人 我在屏東土生土長,根本沒有圍棋教室跟圍棋老師,完全看報紙棋譜摸索自學。 第一:我應該是全世界無料與各國最多職業高段下過棋的級位棋士。 1.(圖一)是在東京林海峰大國手家中。去的時候林國手正在看日本棒球總冠軍賽,他 是巨人球迷,當時巨人九局下半二比一落後,一出局一、二壘有人,林大國手竟然關掉電 視,拿出棋盤與我下棋,如此敦厚幾人能夠? 照相的是曾任中央日報社長、中央社董事長的黃天才先生,觀棋的女士是黃天才夫人,另 一位是東森電視總經理特助兼發言人陳正毅先生。林海峰國手發明了「飛刀」,他說我們 分先下(就是平手下棋),如此馬先生若要刊棋譜,比較好看(設想多周全)。生命中第 一次聽到(飛刀),就是下棋過程中我有連下兩手的權利(林國手說大約等於讓七子)。 2.世界女子第一、世界第一位女子九段芮迺偉得知此事,在上海邀我下「飛刀棋」,到 中盤變兩把飛刀、到收官變三把飛刀,全世界至今唯一的「一盤三刀棋」,成為我的傷心 事。我跟芮迺偉後來在北京、日本都下過飛刀棋。 3.(圖二)大陸棋聖聶衛平到台灣訪問,結果失蹤一整天,媒體遍尋不著。因為他躲在 我家一整天。上午下棋、下午打橋牌,晚上我找了奧運桌球金牌陳靜一起唱卡拉OK,唱到 午夜兩點多。當年在國家代表隊一起集訓時,聶老就很欣賞陳靜。(我一首都沒唱) 4.我跟這麼多世界職業九段下過棋,有沒有贏過?贏過一盤,與大陸旅澳吳淞笙九段在 韓國濟州島授七子贏一點,這是唯一的一盤(吳九段拿捏得爐火純青啊)。 還有一盤在北京與當時大陸棋王馬曉春九段讓六子,大陸規則我輸、台灣應氏規則我贏。 5.最貴的一盤棋是在「應昌期基金會」董事長應明皓先生家中,我們兩人旗鼓相當,相 互叫陣,下到一半明皓兄從美國買的高爾夫球一套鐵桿送來,結果明皓兄輸棋後,就將整 套鐵桿送我,我們約去淡水打球,明皓兄將球打到樹林,然後聽到慘叫,打到人了,從此 我們兩人不再下棋。 (有一次我跟日本工藤紀夫九段、林海峰國手在濟州島打球,林國手一桿打出去,將貨車 的玻璃整個打碎) 6、在眾多高手中,最感謝的是前世界女子第一孔祥明八段,指導了我非常多盤,有次孔 老師在東京陪「孔老師後援會」的日本企業家們下指導棋,也帶上我。 還有韓國圍棋負責人金秀壯八段,他下棋一直呱啦呱啦教我,我也聽不懂,有次帶我去韓 國「娛樂場所」,來了好多小姐,在小姐環伺下跟會所老板下棋,真是前所未有的經驗。 (因為這家會所老板是棋痴,將最好的小姐都叫上,真的比韓星還美) 第二、即然談下棋,最有趣的是我應該是世界上唯三在飛機上下友誼賽的。 那次是從成都飛上海,在飛機上下棋,由前世界女子第一孔祥明八段與我聯手下連棋(就 是我跟孔老師一家,輪流下棋),對手是美國的陳之誠先生,整個飛機都陷入大爆笑,因 為孔老師走了一步好棋,立即被我的壞棋破壞了。我聰明絕頂想出辦法,於是只要關鍵時 刻我就去打劫,觀戰全部大爆笑。這盤棋全台灣最強大最頂尖的職業棋士都在旁觀戰,包 括陳長青、周咸亨、陳永安、林聖賢、彭景華等。 第三,我是全台灣第一個在大陸拿到橋牌比賽冠軍的。(海峽兩岸皆為聶棋聖辦橋賽,冠 軍都是我,絕對是紀錄) 寫圍棋為什麼談到橋牌呢?要從1988年第一屆應氏盃談起。 大陸棋聖聶衛平在大賽前一天從不練棋,而是藉打橋牌化解緊張,保持思考。第一屆應氏 盃冠軍賽由聶衛平對韓國曹薰鉉五戰三勝(Netflix 台灣5月上架的韓國電影《終極對弈 》,由李炳憲演曹薰鉉),第一盤在杭州香格里拉,聶衛平輸了,第二、三盤移師寧波。 (圖三)寧波橋界深知聶衛平習性,由台商出錢贊助,早就做好準備特別在大賽前一天隆 重舉辦「寧波杯橋牌大賽」,聶衛平邀我做搭檔,我們勢如破竹,勇奪冠軍。聶衛平和我 打牌的照片上了《民生報》頭版,報社長官打電話相詢:「派你去採訪,怎麼上了別報頭 版?」(這算不算新聞界的紀錄) 聶衛平贏了橋牌冠軍,第二天就贏了,接下來再贏了第三盤,如果在寧波下完,他會是冠 軍。(聶衛平贏了第三盤,精疲力盡。晚上還要參加歡送晚宴,後來回到房間,我教他打 拿破崙,馬上興緻完全來了,聶衛平、夫人孔祥明八段、程曉流七段、我,四個人打拿破 崙到早上8點半,要不是他要出發去舟山群島,會再打一天) (圖四)第四盤在新加坡,聶衛平輸了,沈君山電召亞洲橋王黃光輝趕來新加坡。第二天 休戰日,沈君山和聶衛平搭檔,我和黃光輝作伴,四人在聶衛平房間從上午打橋牌到晚餐 ,還下點小注,聶衛平贏了些小錢,神情愉悅請大家去吃晚餐。 最後一局,聶衛平局面大好,最後體力不支,一點險敗,痛失應氏杯王座。(沈君山本來 第二天在新加坡要舉辦「聶衛平奪冠慶祝橋牌賽」,台灣很多橋友都買好機票,結果…… ..) 再講件事,聶衛平到台灣,臺灣橋界特別為聶衛平辦了個「歡迎聶棋聖三十二名手橋牌邀 請賽」,台灣橋界國手與高手都來與會,聶衛平與沈君山作伴,記者圍得密密麻麻,結果 誰是冠軍?在下我!(同伴鄭明宜) 海峽兩岸為聶棋聖辦橋賽,冠軍都是我,絕對是紀錄。 第四、驚嚇的「國共手談」(創下最低棋力棋譜刊出大陸圍棋雜誌記錄) 政府在1989年4月20開放放大陸採訪,我在4月23日飛到杭州,最早一批到大陸採訪的記者 。大陸安排了「人民日報」高級記者翁子建,跟我下了一盤棋。國民黨黨報記者跟共產黨 黨報記者下棋,在兩岸剛接觸當時是非常敏感的事,在場匯集了一大堆記者跟大陸棋界重 要人士。 大陸發行量最大,由大陸官方中國圍棋協會辦的《圍棋天地》月刊,刊出了這一局的棋譜 ,這是該刊創刊以來,刊出兩位棋士棋力最低的棋譜,並且做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標題:〈 國共手談〉。三十七年前,兩岸剛接觸,〈國共手談〉這樣標題,太驚心動魄了。 後來有人寄報紙給我,溫州日報也刊出了棋譜。(不知是否還有大陸媒體刊出?) 哈哈哈,三十七年前,連台灣高段職棋棋譜恐怕都沒上過大陸媒體,被小級位棋士捷足先 登。 (圖五)我跟人民日報高級記者翁子建在溪口妙高台合影 第五:我是台灣第一位在大陸公開大棋盤講解者,也應該是世界講解者最低棋力紀錄 1990年8月台灣鄭銘煌九段與大陸王冠軍八段戰於桂林,大會特別在桂林市體育館舉行大 棋盤講解,要收門票,人山人海(在體育館講棋唯一一次遇到)。(圖六)邀請前世界女 子第一孔祥明八段主講,我擔任助講,我負責講笑話,引得全場大笑不止,我說我只有6 級,觀眾一陣大爆笑,以為我在開玩笑。(台南棋耆張基求老先生特別誇讚我這位助講講 得好) 第六:我絕對是在報紙上發表圍棋文章最多的一個人 司馬中原老師也愛下圍棋,是我的忠實讀者,愛看我寫的圍棋文章,一直勉勵我繼續寫下 去,做日本棋界的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是棋迷,常在報刊寫圍棋散文和故事,特別喜歡吳 清源。剛好我在聯合報副刊寫了吳清源,司馬老師才有此一說,當然我心知肚明,我比川 端康成差得太遠太遠了。 我不僅在副刊寫文章,而且「長篇大論」。我在中央副刊寫了「台灣圍棋的過去、現在與 未來」,將台灣圍棋50年的歷史脈絡爬梳得清楚分明,包括多件重大不為人知的祕辛,全 文超過九千字,分兩天才刊完。還有一篇「十七年磨一劍」超過一萬字。最特別的是我在 副刊寫了大陸12歲小棋士常昊,這是台灣副刊第一次刊出大陸小棋士文章,結果常昊一飛 沖天,成為圍棋第一人,拿下應氏杯、三星杯、春蘭杯世界冠軍,現任中國圍棋協會主席 ,可見我目光銳利, 我也在聯合報副刊發表「五十年來一盤棋」超過四千字、「棋枰潛龍舞九天」超過三千字 。寫過吳清源「圖七」、林海峰、沈君山、張栩、周俊勳等人的故事。 第七:我出了三本圍棋的故事書。「圖八、九、十」 前兩本由皇冠出版集團出版: 天生棋才─張栩的故事(獲選為文化部優良兒童讀物、台北市優良兒童讀物) 紅面棋王(版稅全部捐作公益)、(獲得周大觀文學獎、獲選為教育部優良兒童讀物) 圍棋風雲錄(理藝) 第八、棋橋兩界職務創紀錄 我曾經擔任中華民國橋藝協會理事長、國際橋藝基金會董事長,是橋界領導人,然後是現 任的中國圍棋會副董事長,這在台灣目前是唯一的記錄。我曾擔任台北市橋藝委員會副主 任委員,也是台北市圍棋協會創會理事,這也是唯一的紀錄。 再記幾件有趣的事: 1.民生報記者林英喆找我,一起拜大陸金茜倩五段為師,台灣兩大圍棋記者拜師,非常轟 動。那一場拜師宴,據稱也是大陸上最「有頭有臉」的一次,大陸奧會主席李夢華、大陸 奧會國際聯絡處處長劉屯、大陸圍棋領導人陳祖德、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王汝南、大陸國 家圍棋隊副總教練華以剛、羅建文,還有一位奧會副祕書長,以及應昌期基金會祕書長姚 祥義小姐等多人。二十歲出頭的金老師被請上座,在一向講究輩份地位的大陸,金老師頗 不自在,幸好在座諸人神色自若,令她寬心不少。 2.「第五屆世界青少年圍棋賽」在巴黎舉行,我奉命前往採訪。綜合性報紙去巴黎採訪青 少年圍棋賽,絕對是台灣新聞界紀錄。台灣最強的兩位青少年施懿辰跟夏銜譽參賽,結果 是由我負責帶他們兩位到巴黎,還在新加坡轉機住了一晚,我還帶他們兩位去聖淘沙島參 加當地旅遊團,結果他們兩位太吵鬧,還害我被導遊警告。到了巴黎遇到了少年常昊,回 來我就寫了常昊。施懿辰跟夏銜譽是天才棋士,被付以厚望,沈君山一輩子不收徒,結果 收了施懿辰為唯一徒弟。夏銜譽更被全力培養。結果兩人都為了學業放棄下棋,一位遠走 美國紐約、一位讀到了博士。幾十年後我們三人重逢,在大成集團再下一盤棋,感覺真是 複雜(很想將這故事再寫出來)。(圖十一) 後來,台灣再出了兩位天才棋士張栩跟林子淵,我帶他們游北京故宮,回來後就被林海峰 大國手帶去東京,當了關門弟子(圖十二) 3.我曾經擔任台大橋藝代表隊隊長,代表台大拿到大專盃冠軍。2016年我代表台大參加圍 棋大專盃,終於完成我橋牌圍棋都打過大專盃的心願。(那一年大專盃允許兩位校友參賽 ,照片中中間為中華棋院院長許饒和,右為師大教授潘裕豐,他們代表師大隊)(圖十三 ) 其實還有很多想寫,寫累了,先打住了,能看完真心感激。 下一篇「我的記者生涯」更精彩,紀錄一大堆,別走開。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11586279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90.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M.1754666103.A.5CA.html ※ 編輯: zkow (180.176.190.76 臺灣), 08/08/2025 23:16:02
文章代碼(AID): #1ebXHtNA (GO)
文章代碼(AID): #1ebXHtNA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