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 專訪Remember:一個熱鬧又孤寂的電競追
專訪Remember:一個熱鬧又孤寂的電競追夢人
https://goo.gl/CYjRRR
英雄聯盟解說Remember,原名王繼德,臺北大學金融系畢業,短暫工作於金融行業後
為了實現電競選手夢,從網吧排位打起,隨後在臺灣任職電競解說,2016年夏季賽來
到LPL。
發現自己的選手夢實現起來不太容易,Remember的新夢想變成了在解說臺上為華人賽
區奪冠喝彩,他曾在解說中用“大珠小珠落玉盤”描述星朵拉的大招,以快嘴和畫面
描述能力著稱。在NEST決賽後,體壇電競採訪到Remember,他也將自己的故事、對解
說的看法,和對行業的理解與我們侃侃而談。
體壇:NEST又以IG奪冠落幕,甚至被稱為是“IG杯”,你怎麼評價這次IG的奪冠?
Remember: IG這次的奪冠含金量是夠的,作為協力廠商賽事給很多沒進S7隊伍提供了
訓練和比賽的空間。未來如果能跟拳頭的比賽時長再做搭配的話,NEST會是一個不錯
的賽事。
體壇:NEST的總決賽使用雙敗賽制,在LOL中比較少見,你覺得這個賽制怎麼樣?
Remember: 雙敗比較好的地方是入圍階段能減少抽籤分組的影響,適合前半輪。
但四強我覺得打單敗淘汰制會更符合賽制的規劃,因為只有三天了,
第一天輸掉後第二天想贏回來其實也挺難的。四個隊伍後我覺得還是單淘的BO5,
品質上比較符合英雄聯盟的常規比賽。
體壇:NEST是市面上比較好的協力廠商賽事,你怎麼看待協力廠商賽事的話跟廠商
賽事的關係?
Remember: NEST不錯的一個地方是比賽專案多,聚集了不同的電競觀賽者,
可能原本不是英雄聯盟的觀眾也能通過這種短期杯賽瞭解英雄聯盟的美。
但也有一些問題要突破,比如每個比賽硬體要求不一樣,過場的時間比較長,
很容易讓直播流裡的觀眾流失了,而且目前俱樂部還沒有整合,
加上現在大部分的賽事都由廠商主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我希望未來能出現像奧運會那樣的賽事,五六個電競專案以俱樂部為單位,各專案按積分
制,類似以前WCG的比賽,這樣有利於推動電競的廣度,尤其是能到國際層面的話。
比如現在英雄聯盟玩家數比較穩定了,但觀賽的類型是可以橫跨的。對我而言,
我也希望未來我什麼遊戲都能說,解說不同的遊戲,也能帶動不同的樂趣。
體壇:不久前臺灣也把電競作為體育項目了,跟大陸比電競環境有哪些差異?
Remember: 主要還是市場,以我來看現在電競有很大的屬性很像娛樂產業,
這對人口基數要求很高,臺灣本身人口比較少,如果都是用中文來輻射其他區域的話,
內地市場更大,發展的更快。現在臺灣在做的是整合東南亞市場,
但是這會遇到語言問題,賽事舉辦起來就不會很方便。
這是臺灣市場沒法突破的一個點,其實想做的人很多,但是缺乏資本的進入。
體壇:臺灣兵役的問題對當地電競發展影響有多大呢?
Remember:大概讓我沒有成為職業選手這麼大,哈哈。
確實影響很大,大學畢業的話二十二歲,推遲服役會影響到後面的人生。
進了部隊的話,操作廢一半,相當於武功盡失重新修煉。現在臺灣方面也在推動,
但國際上臺灣賽區沒有什麼成績,政府也不會很快亮綠燈,未來應該會慢慢改變吧。
體壇:電競發展迅猛,以你自身周圍經驗來看,你認為大眾對電競的認知度怎麼樣?
臺灣和大陸分別說一說吧。
Remember: 對電競的認知度都差不多,因為都是中國文化,整體上都在改變,
但是開放程度不會像歐美那麼大。不過,亞洲國家人口比較集中,玩電腦比例高,
如果按照比例來算,臺灣和內地市場都很高。臺灣賽區和內地賽區跟歐美比,
更能接受電競選手是明星,這一點跟韓國賽區很像。但瘋狂程度還是LPL更強一些。
內地方面我覺得認知度挺高的,S7的時候不管在哪個城市打計程車,
跟司機他說有電競比賽,《英雄聯盟》或《王者榮耀》他們都知道。
但如果在臺灣可能還要解釋一下,還沒有像內地氣氛這麼好,
一個是因為互聯網的發達,另一個是政策的支持,
使得內地玩家知道電競還是蠻多的。而且我現在基本沒聽到過負面的聲音。
體壇:選擇電競解說作為職業之前遭到過父母的反對,現在的態度有沒有轉變?
Remember: 父母沒有像之前那麼反對了,他們希望我思考的更長遠,我的目標是多久?
怎麼規避掉遊戲壽命問題?怎麼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而且在他們來看臺灣電競萌芽時間比較短,內地市場已經有很大的積累了。
現在給我的支持多了很多,他們覺得我從事的是新時代能給年輕人影響力的工作,
我在解說中會傳達正向的理念——我們不沉迷遊戲而是休閒,臺上的選手進行的是
競技較量,而且戰隊的體育精神也可以學習。另外社會風氣的轉化,父母也能感受到,
通過我的微博和一些採訪,他們也覺得自己的兒子在做一個比較被認可的工作,
也比較滿意。就是擔心我的身體,勸我少熬夜。
體壇:以前你是想做選手,到後來你覺得在解說台見證選手奪冠也是你的一個夢想,
未來如果實現了這個夢想你會繼續,還是會想嘗試其他的東西?
Remember: 現在解說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問題,可能不只是我個人會遇到,
就是LPL的解說行業相對於其他賽區地位沒那麼高。但我堅持下去還是因為自己
的那個想法,今年我就看到了希望。以前面對媒體發問今年怎麼樣,我心裡面也沒底。
今年看到了擊敗韓國戰隊的希望,我現在28歲,再給自己兩年時間。
至於未來會不會繼續做解說,我覺得比例不過半。我的個性作為公眾人物有比較大的缺點
,如果能完成見證華人賽區奪冠的目標,我比較想去轉作幕後,嘗試做賽事製作人。
在臺灣我試過製作人的身份,最後沒留下來去做,這是我比較想去嘗試的。
怎麼把賽事做的更感人?更撼動人心?像今年的S7一樣,怎樣去包裝電競的故事?一個比
賽做完後,我希望觀眾收穫滿滿,我們自己也覺得完成了很不錯的事。我自己的個性比較
喜歡追求這種浪漫。
像之前OGN在海邊辦過比賽,我就想過能不能做一個街頭的比賽,把一個城市的地區圍起
來,裡面100個人隨機五個就可以打,鏡頭隨機抽到的玩家打遭遇戰這種的。這方面我還
是蠻有興趣的,但也要看機緣。
體壇:剛才自己提到作為公眾人物的缺點,你覺得是哪方面?
Remember: 我這個人比較直,但有時候需要處事圓滑一些,我就做不到那麼八面玲瓏。
而且電競行業目前的人都有點真真假假的,有些時候我就覺得假不了,比如之前爆了
一些緋聞,但事實上我是真的喜歡對方,最後我就會在那種過程中特別受傷,
因為我必須維持我跟夥伴們的關係,還要考慮觀眾怎麼看我這個人,但一方面我是真的
在追逐我個人的感情,在個人關係與群眾關係的處理上我還沒有找到比較好的一個度。
而且我自我的一面現在比較少,還要思考怎麼維持熱度。這兩年我花了很多時間在LOL,
但我的生活、家人、感情都沒有太多精力去投入,但其實我是很熱鬧也很孤寂的人,
在大賽裡可以瘋三天不睡覺跟大家解說,但解說結束後我希望能保有很大私生活的部分,
我覺得我沒有那段時間沉澱我生命的話,講話會沒有內容。
體壇:有些時候自己想做的事跟網友給你的標籤或希望的不一樣?
Remember:是,我就覺得人設什麼的很傻。我就是我自己,就像剛才聊到解說,
我就是因為這麼一個單純的原因走到今天,不然我也不會繼續。
體壇:剛才也提到了關於愛情方面的話題,明年的話有沒有這方面嘗試的打算?
Remember: 短期內應該沒有,覺得自己明年在工作上還會做比較多的嘗試,
也在考慮直播。既然決定留在LPL我也是比較好強的,我也想讓自己被更多人認可,
所以在工作上也會投入比較大的經歷。而且感情上確實自己還有很多地方不成熟,
看到前輩wawa米勒都有小孩了,每天想的都是怎麼照顧自己家庭,
我也認知到某些時候自己不得不長大了,思維也需要轉變,不能再做溫室裡的花朵了。
體壇:從金融系高材生,到網吧追夢,再到現在的解說台前,一路走來對目前的成就還滿
意嗎?
Remember:不說滿意吧,我更想用感謝。我對我自己還是比較沒有自信的,就感覺特別不
容易吧,從想打選手到成為臺灣解說再到LPL的邀請。一句話,夫復何求。很多人不管在
遊戲理解還是個人魅力都贏過我,但沒有拿到我擁有的機會。所以現在我不想失去現有的
這些,這一點也一直在推動我不斷往前。
體壇:你的解說不僅語速很快,描述畫面也很到位,這方面有什麼經驗給後輩們嗎?
Remember: 我覺得電競解說跟體育解說不太一樣,一般來說體育賽事裡有caster,
分play by play caster(描述每個回合和現場動作)以及colour caster
(給出專業點評和背景故事),分的很細。一開始包括英雄聯盟,
電競解說的界線都有點模糊,其實我覺得“解”跟“說”是兩回事。
比如現役職業選手“解”很厲害但“說”就不行。在臺灣的時候我代替毛哥成為 play
by play caster崗位上的人,我一直加強了這一塊的能力,當然內地觀眾覺得“解”跟“
說”都要有,所以 LPL沒有那麼細分。
但我也面臨著兩難,很多人會說,畫面上的東西我都看得懂,你那麼吵,那麼大聲幹嘛?
但也有觀眾很喜歡我的激情,能感受到緊張。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堅持自己,我來LPL是有
人看到了我的特色,如果我來了就放掉這個特色會瞬間被淘汰。同時我也要照顧不滿意的
那些觀眾,加強我“解”的部分。
對於想進入解說的人,我覺得特色是最重要的。體育賽事中沒有那麼重的藝人網紅性質,
但是現在互聯網的特色就是觀眾可以直接互動。每年都有投票數來檢驗,彈幕上罵不罵你
,這些導演都會注意。所以這個時代粉絲和觀眾的回歸性更強,特色就非常重要。當然基
本功也是要練的,不然你只會爆紅但是走不久。所以在基本功做基礎之後第一個考察的就
是有沒有特色,不然我覺得走這條路會很難,特色是天馬行空的,需要你結合自身去探究
體壇:現在解說有很多風格,比如有些是玩梗,在傳統體育看來可能上不了大雅之堂,
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Remember:這種現象也是好事,代表觀眾能接受的類型更多,以前的體育賽事就幾個人在
說,好不好也沒有淘汰機制,而電競的發展是沉澱下來的,如果發展的很久遠,就算每年
都換解說,但是歷史的故事說出來還是能有共鳴的。現在要做的就是怎麼把水準向上,有
特色提供,有新人進來。
而且我更期待時英雄聯盟以外的項目也能蓬勃發展,這個行業是船上的人越多,發展的越
好,不是我們幾個解說壟斷了就會好。其他項目的解說也上來,彼此競爭、學習、玩出火
花,才是我期待的。比如今年的多多能用古詩詞解說,就很有心意。解說還是有脫口秀的
性質,畫面就是遊戲,怎麼說看你自己,所以充滿了挑戰。
體壇:您參加過電競教育的活動,也做過導師,當時做了哪些分享?您對電競教育持什麼
樣的態度?
Remember: 如果電競產業繼續往好的地方發展,除了頂級賽事解說圈,各地也會有地方賽
事,需求量會上升。但電競項目裡的解說,像我們都不是科班出身也沒有教材,更多的就
是經驗分享,一路走來也有很多前輩分享經驗,讓我少繞了彎路。我也會分享一些經驗給
後輩們。
未來也希望教育方面的專家學者能把電競系統化,制定一個標準。但目前的電競教育還在
籌備的階段,有多大的效果,我個人還是比較保守的,並不是所有愛玩電玩的人都能進來
,真正進來電競這行的人,熱愛是必要條件,更重要的是特長,不管是解說還是什麼崗位
。所以對電競教育我很謹慎。不能拿學生的人生去開玩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82.127.7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lashWolves/M.1511772123.A.572.html
※ 編輯: Comebuy (115.82.127.78), 11/27/2017 16:42:09
推
11/27 18:12,
8年前
, 1F
11/27 18:12, 1F
→
11/28 12:09,
8年前
, 2F
11/28 12:09, 2F
推
11/28 17:01,
8年前
, 3F
11/28 17:01, 3F
→
11/28 17:33,
8年前
, 4F
11/28 17:33, 4F
推
11/29 21:17,
8年前
, 5F
11/29 21:17, 5F
FlashWolv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遊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