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萬元參加中國少年賽,臺北棋手陳伯穎渴望븠…

看板ChineseChess (象棋)作者 (【一柱擎天】)時間16年前 (2009/08/05 22:0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自費萬元參加中國少年賽 臺北棋手陳伯穎渴望戰高手 北京時間8月2日上午,2009年“雙流興城杯”中國少年象棋錦標賽,在成都溫江東 方幸運城渡假中心開賽。在男子甲組(16歲組)的參賽選手裏,一位身穿黑色T恤、理著 寸頭的靦腆小夥子引起了筆者的注意,這位小選手叫陳伯穎,來自臺北。她的媽媽吳女士 說:“小孩今年16歲讀初三,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參加中國少年賽了。”吳女士介紹,她每 年平均帶著兒子來內地參加高水準的象棋比賽三次,每次的費用都在5萬台幣(人民幣約 一萬餘元)以上。幾年下來陳伯穎也收穫不小,在臺灣他是象棋五段棋士,而在高手雲集 的中國比賽中他已經取得了三級棋士稱號。今日的比賽,陳伯穎開局不錯,取得一和一勝 的佳戰績。 陳伯穎是惟一一位遠道而來,參加這次中國少年賽的臺灣棋手。對陳伯穎的採訪是在 酒店的餐廳裏進行的,下午5點過陳伯穎戰勝江蘇選手葉至周後,他母親就連忙拉著他去 餐廳趕緊吃飯,因為晚上他的教練柳大華要為他複盤講棋。陳伯穎是在上幼稚園的時候接 觸到象棋的,不過一開始他學的卻是圍棋。吳女士介紹:“他上幼稚園的時候,老師並不 教讀書識字的,主要讓小孩子養成生活自理能力,其次就是廣泛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愛好。 他4、5歲的時候,就在幼稚園開始學圍棋了。” 陳伯穎學圍棋後不久,就發現圍棋棋盤翻過來,居然是一張象棋棋盤。陳伯穎對象棋 的熱愛毫無徵兆地表露了出來,儘管他的爸爸媽媽希望他學圍棋,他卻更喜歡下象棋,於 是兩種棋一起學,一學就是好幾年。到了10歲那年,事情起了變化,由於學業的壓力陳伯 穎沒有更多的精力來同時學兩種棋了。吳女士:“其實我們家長都不會下棋,關鍵看小孩 子自己的愛好,結果他很果斷地選擇了象棋。” 由於臺灣缺乏規模比較大的象棋賽事,陳伯穎儘管在當地成績不錯,但實戰能力成為 了棋力增長的瓶頸。從2007年開始,陳伯穎就在媽媽的陪伴下,利用寒暑假來內地參加高 水準的中國少年賽。吳女士說:“2007年我們去福建泉州參賽,他在14歲組得到11分,那 時候教練都說基本不虧不賺算是保本。2008年本來要來成都參賽的,後來受地震的影響比 賽改在了山東的煙臺,他在16歲組獲得12分。上個月帶他去浙江安吉縣參加中國青年象棋 賽,他得了13分。這次來成都之前我就問他,每次進步不大,要不我們就不參賽了。他卻 意願堅決,他就是想來與高手過招。” 陳伯穎目前在臺北市文山區實踐中學讀初三,他現在還是堅持以學習為主,只在假期 花費比較多的精力學棋。吳女士說:“孩子喜歡象棋,我們就儘量創造條件讓他學。我和 他爸爸都不會下棋,但我們能深切感覺到,下棋與做人是相通的,開局的每一步都要走好 ,以後的路才會越來越順。”這次是吳女士以及陳伯穎第一次到成都,來之前他們只聽說 成都很熱,陳伯穎甚至提前剪了個超級短的寸頭。吳女士說:“我們中途是經澳門轉機來 到成都的,這一次參加中國少年賽,機票以及住宿加起來兩個人至少花費5萬多台幣。最 近三年,這樣的行程每年平均都有三次。” 陳伯穎今年剛好16歲,也就是說這次的成都賽是他最後一次參加中國少年賽了。“臺 灣棋王”吳貴臨是臺灣目前水準最高的棋手,他是八段棋士,而16歲的陳伯穎已經在當地 取得五段棋士稱號。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陳伯穎拜有“東方電腦”之稱的湖北特級大師 柳大華為師,目前在中國比賽中已經取得三級棋士稱號。柳大華介紹:“臺灣小棋手受條 件限制學棋相對難度大一些,但這個小孩有一定的天賦,自己也肯鑽研。他現在的棋力已 經達到二級棋士的水準。如果他在中盤搏殺等技術方面再加強一些,衝擊一級棋士還是很 有希望的。” 最後一次參加中國少年比賽,陳伯穎說他只是希望自己能多贏棋,比往年多得到一些 積分。吳女士說:“每次來參加中國比賽,都很感謝體育總局棋類管理中心的各位領導對 我們的關心。陳伯穎學象棋,不僅增長了許多自身的修養,還學到了不少知識,認識了很 多朋友。作為家長,我們希望三年後考大學他能考上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學府,希望他 棋藝和學業齊頭並進。” (轉載自成都棋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206.242
文章代碼(AID): #1AUP31KC (ChineseChess)
文章代碼(AID): #1AUP31KC (ChineseChess)